671亿美元,约合4774亿人民币,这是日本首富孙正义现在的身家。而在2025年4月,他的财富还“只有”294亿美元,排在优衣库创始人柳井正之后。短短半年,孙正义不仅夺回日本首富宝座,财富更是暴涨128%,增量高达377亿美元(约2682亿人民币)——这个数字,几乎相当于又赚了一个雷军的全部身家。到底是什么让这位68岁的资本老将再次迎来人生巅峰?答案指向了他新一轮的大胆押注:AI。

豪赌OpenAI,赢得千亿市值飞跃
2025年3月底,一个震撼科技圈的消息传来:OpenAI完成史上最大规模的私募融资——400亿美元,估值一举冲上3000亿美元。而这笔资金中,有300亿美元来自软银集团。如果这笔投资如期在2025年底到位,软银将取代微软,成为OpenAI的最大股东。
这一举动不仅是资金的注入,更是一张通往AI时代核心的入场券。作为一家非美国企业,软银能拿到这张门票,背后或许离不开孙正义与特朗普的特殊关系。2024年12月,孙正义亲赴海湖庄园拜会即将上任的特朗普,当场宣布追加1000亿美元对美投资,特朗普更是顺势喊话:“2000亿美元,他会搞定的。”这场高调会面后,软银股价单日大涨4.42%,市场信心迅速升温。
而自2025年初投资OpenAI的消息落地以来,软银股价从约5700日元飙升至23000日元以上,总市值一度突破33万亿日元(约1.57万亿人民币),跃居东京证交所第二,仅次于丰田。孙正义个人持股仍高达33.74%,这正是他财富暴增的核心引擎。
不止是赌注,更是系统性布局AI生态
很多人说孙正义是赌徒,但他这次的胜利并非偶然。除了重注OpenAI,软银还在亲自下场“炒股”:截至2025年3月,其对英伟达的持仓增至30亿美元(此前仅10亿),并买入台积电、甲骨文等AI产业链龙头股票,精准踩中了这一轮AI牛市。
更重要的是,软银手握一张王牌——Arm。2016年以320亿美元收购的这家芯片设计公司,如今已成为AI时代的基础设施提供者。Arm架构不仅主导手机芯片市场,在AI边缘计算和终端设备中也日益重要。2023年上市后,Arm股价持续攀升,2025年10月更因OpenAI自研AI芯片采用ARM架构的消息刺激,一度冲破180美元/股。这意味着,软银既是OpenAI的投资人,又是其技术底层的供应商,形成了闭环式的战略协同。
终极野心:让AI接管物理世界
孙正义的视野远不止于软件和算力。2025年10月8日,软银宣布以53.75亿美元收购ABB的工业机器人业务,目标明确:把AI从数字空间推向现实世界。
ABB是全球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其业务2024年营收达23亿美元,拥有约7000名员工。孙正义看中的,正是这些能在工厂里焊接、搬运、装配的“四肢”。他曾说:“能主动行动的人工智能体,与可进行物理操作的机器人,将从根本上改变整个社会。”
在他看来,AI不能只停留在聊天和生成内容上,必须能“动手”。工业机器人就是AI接入物理世界的接口。从Pepper人形机器人到Arm芯片,再到今天的工业自动化,孙正义的逻辑始终一致:押注未来,且一旦看准,就All-in。
正如蔡崇信所言:“AI竞赛不是赢者通吃,而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孙正义或许还没抵达终点,但此刻,他正站在领跑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