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来自17个国家的企业家齐聚上海,带着对世界经济格局的观察,围绕“开放、创新、包容——迈向2030的上海发展战略”主题,展开交流和探讨。这些企业涉及制造业、消费品、医药、能源、金融等多个领域。跨国企业的集体选择,不仅反映了它们对中国发展前景最直接的信心投票,也反映出中国市场的全球价值。
全球创新场——
带来更多活力与灵感
“在中国市场,我们看到太多新概念、新技术、新产品……带给我们无限灵感。”这些企业来华参加第三十七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上海市咨会)。他们认为中国已不再是单纯的“世界工厂”,而是充满活力的“全球创新场”。在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台,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教授马克·格瑞文感慨:“中国企业从萌生想法,到转化为解决方案,再到规模化落地,发展速度令人惊叹。”
参会企业家纷纷表示,他们将中国作为新品首发、技术首试和模式创新的首选地,在华布局逐步转向中高附加值产业,并加速设立研发中心等高端项目。韩国SK集团会长崔泰源说:“我们在中国的投资横跨能源、化工、半导体、生物制药等多个‘赛道’。我们正在加码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建设,并把绿色、安全、高效的整体解决方案作为主攻方向。”瑞士罗氏集团董事会主席施万说,继罗氏中国创新中心升级之后,公司今年5月投资20.4亿元在上海新建生物制药生产基地,不断加强在中国的供应链和本地化生产布局,积极参与中国创新生态建设。美国华平投资集团全球主席纪杰表示,“在中国创新、向世界部署”的创新模式成为明显趋势,中国正在加速成为“世界人工智能工厂”。
法国施耐德电气集团董事长赵国华说,集团有7家被世界经济论坛认证的“灯塔工厂”,其中两家位于中国。上海普陀工厂凭借人工智能等技术,将新产品研发周期缩短63%,人均生产效率提升82%;无锡工厂晋级“可持续灯塔工厂”。作为跨国企业,施耐德电气在华发展成绩说明了中国市场的独特优势和潜力。
西门子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博乐仁介绍,9月,西门子与上海临港共建“数据跨境与国际碳足迹认证交换服务平台”,首批数据已接入平台,工程师可在几秒内生成高可靠性操作代码。上海临港有望成为全球绿色出口重要枢纽与碳数据跨境枢纽高地。
制度型开放——
打造外资投资新高地
9月30日,瑞穗证券(中国)有限公司获批设立,成为今年首家在华获批的外资独资券商、首家日资独资券商。日本瑞穗金融集团董事长今井诚司说:“这是历史性举措。中国的债券市场不仅规模庞大,而且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考虑到中国市场规模、人口结构及经济结构变化带来的需求增长,集团有必要积极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治理能力、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2021年、2024年两次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全面“清零”,医疗、增值电信等领域开展试点开放,多次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出台《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优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鼓励外资在华开展股权投资,不断以改革促开放。
全球手术机器人龙头企业直观医疗全球董事会主席古迦睿介绍,去年6月在上海投入使用的总部产业基地,是公司在亚太地区最大的研发、生产、培训、服务一体化中心。除了智能外科手术医疗设备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实现在中国生产,公司用于肺癌早期精准诊断的操作系统于去年7月上市,中国成为该系统在亚太地区的首个上市国家。
中国倡导国际通行规则下的公平竞争,维护自由贸易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帮助外国企业深度融入中国市场,在互利互惠中实现更大发展。“全球保护主义抬头之际,中国采取多种举措,持续向外国公司和投资者敞开大门。”日本野村控股株式会社会长永井浩二说。在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米格尔·洛佩兹看来,上海最新发布的营商环境优化方案将助力外国企业深耕中国市场,“AI+制造”战略加速数字化转型与技术落地,“中国在开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的步伐”。
消费新图景——
中国市场释放新机遇
健康消费、银发经济、美丽经济、文旅商体展融合……中国消费市场新热点展现中国经济潜力,跨国企业有着最直接的感受。中国高品质生活与高质量发展“双向奔赴”,消费质与量同步提升,为各国企业带来更多机遇。参会企业家表示,打开大门的中国是一片充满确定性的“绿洲”,坚定投资中国,不仅是经验的延续,更是跨国企业面向未来的更优选择。
欧莱雅进入中国市场近30年,该集团董事长安巩表示:“我们持续看好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无限潜力。”他说,过去一两年消费市场虽有起伏,但今年二季度公司在中国市场销售额增长了约3%,“这条增长曲线才刚刚开始”。
“我们持续加大在中国市场科研、生产、人才、服务的多方位投入,加速创新药物和治疗方案的引进和应用。”瑞士诺华公司董事会主席乔恩礼表示,公司提出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控制方案,希望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让更多人掌握健康指标,提升居民整体健康水平,助力实现《健康上海2030行动计划》。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爱上运动,政府大力支持体育事业发展。这让我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也对持续深耕中国充满信心。”阿迪达斯全球首席执行官比约恩·古尔登说,“我见证了体育对中国城市发展、对年轻人的积极影响,希望能将体育运动与美好生活相结合,创造每个人的体育故事。”
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今年新加入上海市咨会,该公司董事会主席石定华说:“为出席会议,我提前一周来到上海,就是为了充分感受中国发展的强劲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