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说白了,就是一场围绕半导体供应链的“精准拆弹”博弈。
咱们先看动作。荷兰政府上周直接动用冷战时期的紧急法案,把中国公司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Nexperia)给接管了。这步棋非常重,等于单方面打破了商业契约的基本前提。安世不是小角色,它是全球成熟制程芯片的关键供应商,特别是车规级产品,客户覆盖欧洲一大半主流车企。这种级别的企业被突然“国有化”,整个欧洲汽车产业链立马绷紧了神经—— Bloomberg都说了,芯片断供的风险窗口就在未来10到20天。
中方反应也够快。王文涛部长昨天跟荷方通话,话讲得很克制,但意思一点不含糊:你这个动作已经“严重影响全球产供链稳定”。这不是普通的外交辞令。背后传递的信号是,你们口口声声要维护欧洲产业安全,结果自己先动手砸了市场规则,还牵连全球。
更关键的是,中方已经出手反制——禁止安世从中国工厂出口产品。这一招打的是七寸。安世的产能布局里,中国基地承担了相当一部分封装测试任务。不让出货,等于直接掐住了交付链条。欧洲车企现在最怕什么?就是刚从过去几年缺芯的坑里爬出来,再来一轮供应中断。
目前来看,双方都在留余地。荷兰经济大臣回应说要找“建设性解决方案”,欧盟贸易专员也承认这事“时间紧迫”。两边同意通过中欧出口管制对话机制在布鲁塞尔见面。这说明大家都清楚,问题不能靠硬拖。
但核心矛盾没变:荷兰以“国家安全”为由干预交易,而中方强调市场化和法治化原则。问题是,成熟制程芯片并不涉及最尖端技术,安世的业务也长期合规运营。这么一个商业实体被政治化处理,开了一个危险先例。
接下来怎么走?关键变量有两个:一是欧盟层面会不会施压荷兰回调,毕竟整车厂的压力会迅速传导上来;二是中美新一轮贸易互动之前,中欧能否稳住局面。现在中方一边释放“正常完善出口管制”的信号,一边推动对话,显然是想把这事框定在可管控范围内。
说到底,谁都不想供应链真崩了。但规则一旦被打破,重建信任就不只是打个电话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