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群兴玩具收购天宽科技失败,说实话一点都不意外。我们来盘一盘这事儿背后的逻辑。
首先看交易本身。群兴玩具想用现金收购天宽科技不低于51%的股权,对应估值约4.08亿元。但问题来了——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它账上货币资金只有2100多万,交易性金融资产加起来也不到6000万,流动资产总共才1.63亿。拿什么付这笔钱?这不是典型的“蛇吞象”吗?
更关键的是,这不是它第一次这么干了。从2014年开始,这家公司已经连续五次尝试跨界重组:手游、核电、动力电池、消费电子……全都没成。每次都是消息一出股价炒一波,然后不了了之。市场早该看明白了,这种缺乏主业支撑、靠概念驱动的公司,执行力打个问号。
再看标的公司天宽科技,确实有点东西。专精特新“小巨人”,2024年营收5.79亿,净利超4000万,主要做AI算力中心建设和数字化服务,业务跟当前风口对得上。但它股东也不是,8亿估值要真卖,肯定希望价格到位。而群兴这边既拿不出真金白银,又没法发股支付(毕竟不涉及发行股份),谈判僵在价格和方案上,几乎是注定的结果。
有意思的是,在宣布终止前,群兴几乎每个月都在发进展公告,说什么“尽调有序推进”、“各方积极沟通”。甚至董事长还带队去交流学习,搞得像板上钉钉一样。结果呢?拖了八个月,最后一句“未达成一致”就收场。这一通操作下来,二级市场先涨一波再跌停,受伤的还是散户。
目前群兴的主营业务是什么?酒类销售占八成以上收入,毛利率才2.32%,物业租赁和智算业务撑不起基本面。今年上半年智算收入刚过1800万,还亏了1860万。说白了,它自己都还在摸索怎么把算力生意做起来,哪来的实力整合一家年收近6亿的成熟企业?
所以你看,表面是收购失败,实质是资本运作模式走到了瓶颈。没有稳定现金流,没有技术积累,也没有实控人背书(现在还是无主状态),光靠讲一个又一个“追风口”的故事,市场迟早会审美疲劳。
接下来怎么走?公告里说继续“内生+外延”发展,但短期内估计很难再推重大重组。至少一个月内不能动,而且这次失败后融资能力只会更弱。除非张金成真能完成管理层收购,带来新的资源注入,否则这条转型路,恐怕还得在泥里多趟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