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系列刺激政策下,香港楼市稳步复苏。
记者梳理多家机构的数据发现,近期香港楼市“量价齐升”,来自内地的买家表现踊跃。与此同时,香港写字楼市场也再现大宗交易。在业内人士看来,支撑香港住宅和写字楼市场回暖的不仅有来自金融市场的助力,更是人口与资金流入带来的结构性变化。
香港房价“超跌反弹”
据美联物业的统计数据,香港“美联楼价指数”已经连升6周,最新报131.99点,环比上升0.79%,创下近1年半以来的最大单周涨幅,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达到3.01%。美联物业分析师岑颂谦指出,反映业主放盘态度的“美联信心指数”最新报77.3点,已经连续46周高于平均值,本季度香港房价的涨幅或达到2%。此外,香港差饷物业估价署数据显示,8月私人住宅售价指数已连升5个月,正处于低位回升阶段。
戴德梁行发表的最新报告指出,香港住宅市场成交延续回暖的势头,随着资金环境逐步宽松,加上住宅租金回报持续上扬,买家入市意欲提升,支持香港住宅成交自今年3月份起一直维持在每月5000宗以上的水平,第三季度住宅买卖合约总数达约16700宗,同比上升63%。
在深圳罗湖口岸附近一家中介门店负责推销香港房产的陈经理对记者表示:“香港房价的回升是多重因素共同促成的,包括房贷利率下调、房价在前几年的下跌后开始‘超跌反弹’,而且香港股市的表现以及市场对经济基本面复苏的乐观预期使得买家的购房意愿上升。”记者也采访了几位准备在港置业的深圳购房者,他们均认为高租金回报率是吸引其赴港置业的关键因素,但也会考虑其他影响房价走势的因素。
写字楼市场再现大宗交易
陈经理表示,人口与资金流入给香港楼市带来结构性变化,内地买家的身影活跃在香港住宅市场的各个价格段。“之前我们主要推荐一些总价低租金回报率高的小户型,但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客户咨询2000万港元以上的豪宅物业。”
在业内人士看来,香港近年来不断优化的人才与投资政策,积极吸纳专业人才、企业家及高资产人士,为楼市注入新活力。中原地产亚太区副主席兼住宅部总裁陈永杰表示,以普通话拼音登记的买家入市宗数已连续两个季度上升,今年第三季度录得3797宗,较第二季的3559宗增幅近7%。“除投资价值外,香港房产的身份象征、教育资源及资产避险功能持续吸引内地客户。此外,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放宽与人才引进政策叠加,进一步降低非本地买家入市门槛。”
除了住宅市场,香港写字楼市场也出现了“回暖”信号。近日,阿里巴巴集团与蚂蚁集团宣布,斥资近72亿港元向文华东方国际集团购入铜锣湾港岛壹号中心13层商业写字楼,作为两家公司在香港的总部。值得注意的是,这宗交易是自2021年以来香港最大宗的写字楼成交案例,预计将于今年12月底前完成。有业内人士表示,尽管香港写字楼市场尚未真正逆转颓势,但大宗交易市场却往往能在市场调整时期展现出结构性活力。
记者对香港本地几家开发商的营销品牌人士进行采访时发现,部分开发商的相关写字楼项目最近开始采取新策略,目标对象就是准备赴港上市或开展业务的企业。“最近几年,随着香港招商和人才引进政策不断优化,来港开展相关业务的内地科技企业越来越多,他们来香港开设办公室的原因也不难理解:香港作为重要的金融中心,是不少企业‘出海’的第一站。”有房企营销品牌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