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1 19:52:19 创作中心网页端 发布于 上海
隆盛科技57.8万股激励作废:业绩差一截,半数奖励泡汤

  隆盛科技这波操作,表面上是常规的股权激励调整,但背后其实藏着几个关键信号。我们来盘一盘。

  先看事实:2025年10月21日,隆盛科技开了个董事会,做了三件事——一是确认部分限制性股票可以归属了;二是作废了一批还没归属的股票;三是把授予价格从11.28元/股调到了11.08元/股,原因是去年分红了。

  重点在“作废”这一块。总共作废了57.7975万股,来源有两个:

  第一,有5名激励对象离职(首次授予3人,预留2人),他们的3.1万股直接作废。这个很常见,人走了,激励自然拿不走。

  第二,更关键的是业绩没达标。公司2024年营收相比2022年增长108.77%,净利润剔除股份支付后增长208.07%。看起来不错对吧?但对照激励计划里的目标——营收要增长120%,净利润要增长200%——结果就是营收差了一截,利润倒是超了。

  按规则,只有当两个指标都达标时,才能100%归属;如果只有一个达标,归属比例打五折。所以这次,101名首次授予的员工和16名预留授予的员工,原本该在第二个归属期拿到的那部分股票,只能兑现一半,剩下的一半——合计54.6975万股——被作废。

  换句话说,管理层拿到了钱,但公司整体业绩卡在“及格线边缘”,导致激励缩水。这不是惩罚,而是机制设计本来就这样:既要让你冲业绩,也得防你蒙混过关。

  再对比下同行。英搏尔是因为一堆人离职+绩效不达标作废股票;信濠光电更惨,直接因为营收没达到35%的增长目标,整个第二期归属全军覆没,作废了四百多万股。相比之下,隆盛科技至少还兑现了50%,说明基本面不算太差。

  所以问题出在哪?不是人不行,也不是行业崩了,而是当初定的目标可能有点激进。2022年为基数,两年时间要求营收翻超一倍、净利翻两番,这种高杠杆式考核,在外部环境波动大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努力了但不够”的局面。

  目前颗粒度来看,这套激励机制运行还算正常。作废不是黑天鹅,反而是合规性的体现——该兑现的兑现,该取消的取消,说明内部考核没有走过场。

  下一步关键变量是2025年的第三期考核:营收目标是比2022年增长180%,净利润增长300%。以现在的增速推演,压力不小。能不能成,不仅看市场,也看公司接下来的产品落地节奏和成本控制能力。

  总之,这轮调整不是危机,而是一次标准的压力测试。结果如何,明年见分晓。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