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届广交会第一期刚刚落下帷幕,就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这场以“先进制造”为主题的盛会,不仅展品“含智量”飙升,参展企业“含金量”十足,更吸引了超过15.7万名境外采购商到场,创下历史同期新高。我看到的不只是热闹的交易场面,更是中国智造、中国供应链与全球市场深度链接的生动写照。广交会正从传统的“中国制造”展销平台,加速蜕变为“中国智造”的创新秀场和全球经贸的稳定锚点。
智造升级:从“卖产品”到“秀创新”
这一届广交会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扑面而来的科技感。85万件展品中,智能产品占15%,绿色低碳产品占25%,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更是高达31%。服务机器人专区圈粉12万人次,AI智能穿戴、精密机床、智能家电等成为主角。307场新品发布活动里,超七成应用了新技术,连广交会设计创新奖(CF奖)的参评数量都创了新高,仿生手这类前沿产品增长30%。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企业不再只是“代工”和“低价”,而是开始用技术说话,用创新引领需求。广交会正在成为“首发经济”的重要舞台,中国智造的未来已来。
万商云集:全球买家为何奔赴广州?
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广交会却能吸引来自222个国家和地区的超15.7万名境外采购商,同比增长6.3%,这本身就值得深思。欧盟、美国、“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采购商纷纷增长,118家境外工商机构组团参会,头部采购企业数量也大幅上升。采购商们直言:“全球最好的生产商在这里,最可靠的贸易合作伙伴在这里。” 这句话分量很重。它反映出,尽管有“脱钩断链”的杂音,但全球市场对中国产供链的依赖和信任并未减弱,反而在高端制造和稳定供应上更加凸显。中国外贸的韧性,就藏在这一个个奔赴而来的脚步里。
溢出效应:展会热度点燃城市消费
更让我惊喜的是,广交会的热度不只停留在展馆内,还实实在在地转化成了城市的消费活力。数据显示,10月1日至20日,广州口岸离境退税金额超2700万元,同比增长120%,创历史新高。外国采购商逛完展会,转身就去天河路商圈买数码产品、名表和潮服,某商场外国顾客数量增长30%,离境退税业务增长5倍以上。数码产品销售占比高达41%,叠加退税优惠,“优质产品+优惠价格”形成强大吸引力。广州海关推出的“一单一包”便利化服务,让退税通关效率提升约70%,这种贴心举措,无疑让“广交会红利”释放得更充分。一场展会,带火一座城,这就是国家级展会的超级溢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