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换人,美团在下一盘什么棋?
这次肖飞和仇广宇进S-team,表面看是人事调整,往深了看,其实是美团战略重心的一次公开校准。
S-team是美团的最高决策机构,8个人里现在挤进了两位新面孔,一个是管软硬件服务的肖飞,一个是扛Keeta出海的仇广宇。王兴在邮件里说得客气,“期待他们带来新的视角”,但话外音很清楚:这两个方向,现在是公司级优先事项。
先看肖飞。他是老美团人,2014年从外卖产品经理做起,一路换岗、晋升,今年4月接手软硬件服务,把餐饮SaaS、酒店SaaS、海外SaaS(Peppr)、骑行、充电宝这些业务都捏在手里。这些业务听着零散,但本质都是围绕商家端的数字化工具和硬件生态。说白了,就是从“送外卖”转向“帮商家做生意”。这块业务的权重提升,说明美团在本地商业的主战场,已经从流量争夺转向深耕服务能力。
再看仇广宇。2022年才加入,但背景不简单,之前在滴滴和快手都做过国际化。他带队Keeta,从香港打到沙特,再到巴西,全是硬仗。现在Keeta在沙特已覆盖20城,香港市场地位稳固,订单和交易额都在涨。王兴内部提过,未来十年重点之一就是国际化,目标是让Keeta做到千亿美元规模。这时候把仇广宇扶进S-team,信号非常明确:出海不是试点,是第二增长曲线。
有意思的是,两家媒体都提到,这次调整是“领导梯队培养计划”的延续。2020年启动这个计划后,过去五年提拔了一大批80后高管,总监级以上超一半来自内部晋升。肖飞是典型内部成长路径,仇广宇则是外部引入、快速建功。一个代表体系化培养,一个代表特种兵空降,两者都能上位,说明美团的用人逻辑很务实:能打胜仗的,就给位置。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是现在?
因为核心本地商业压力太大。2025年上半年,美团经调整净利润下滑41%,核心本地商业经营溢利大降75.6%。阿里用高德扫街榜、淘宝闪购反击,京东也在即时零售砸补贴,三巨头贴身肉搏,利润全被吃掉。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开辟新战场。
所以,关键变量就两个:一是靠SaaS和硬件提升商户粘性和变现深度,二是靠Keeta打开海外市场空间。肖飞和仇广宇,正好分别握着这两把钥匙。
这么看下来,这次S-team扩容,不是简单的梯队建设,而是战略转折点的人事配套。接下来怎么走,就看这两条线能不能真正跑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