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0月21日讯 置换隐债的再融资专项债发行收官,新增专项债的发行开始冲刺。当前,今年地方新增专项的发行进度慢于往年,且有较大一部分为用于化债的“特殊新增专项债”。10-11月已披露的新增专项债发行计划超过5000亿元,结合近期下达的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四季度地方债发行或继续放量。
截至10月21日,今年新增专项债已发行3.73万亿元,同比增长了约3%。不过,今年新增专项债的发行进度低于往年。年初两会确定的2025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限额为4.4万亿元,较2024年增加了5000亿。据此,今年新增专项债完成了发行工作的85%,而前两年同期的进度均已超过90%。
未来,由于4.4万亿新增专项债中安排了8000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门用于化债(即“特殊新增专项债”),用于普通/项目收益的专项债额度为3.6万亿元。今年该部分专项债发行了约2.52万亿,占额度的70%。
根据兴证固收团队的统计,2023年、2024年同期,新增专项债(剔除特殊新增专项债部分)的进度接近100%、接近90%。整体上,今年地方新增一般债和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均低于前两年。
图: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

业内分析指出,今年地方债的发行进度总体平稳,用于化债的部分发行更快、节奏前置,包括用于置换隐债的再融资专项债和“特殊新增专项债”。隐债化解后利于地方政府降低包袱投入经济建设,其财政拉动效用不逊于普通/项目收益专项债。
目前,2万亿置换隐债的再融资债发行早已进入尾声,而“特殊新增专项债”发行1.21万亿,实际已超过了8000亿的额度。
天风证券固收首席谭逸鸣认为,特殊新增专项债超预期发行,不仅主要用于地方化债,还用于地方清欠。特殊新增专项债占全部新增专项债比例全国平均约32%,贵州、黑龙江、云南、辽宁等地的比例超过了50%。
从今年普通/项目收益专项债的投向来看,仍以基建为主,往年所没有的土储专项债今年已发行3500多亿元。
图:今年新增专项债的投向占比

谭逸鸣指出,土地储备专项债的重启成为今年专项债的一大亮点,上海、广东、浙江、湖南等省份发行规模靠前,基本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实际发行与公示规模仍存在落差,当前各地公示的收储规模在6200亿以上。
进入四季度,新增专项债的发行开始冲刺。从各地区已披露的发行计划看,2025年10-11月将发行的新增专项债超过5000亿元,去年同期发行的新增专项债约3800亿。
10月17日,财政部公布中央财政从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安排5000亿元下达地方。今年的5000亿元除用于补充地方政府综合财力,支持地方化解存量政府投资项目债务、消化政府拖欠企业账款外,还安排额度用于经济大省符合条件的项目建设,精准支持扩大有效投资,更好发挥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
申万宏源固收团队研报认为,今年5000亿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下达较上年增加1000亿元。结合本次政策表述,近期5000亿元结存限额可能同时通过新增专项债和特殊再融资债两种模式发行,四季度地方债发行或继续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