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毕马威发布《金融科技脉搏》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新加坡金融科技领域通过90笔交易吸引投资近10.4亿美元,投资规模呈增长态势,达到自2023年同期以来的最高水平。在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经济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新加坡金融科技领域投资逆势增长,进一步凸显其作为区域金融科技中心的影响力。
推动新加坡金融科技领域投资增长的核心动力,主要来自支付、加密货币及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三大关键领域。
今年上半年,支付领域成为新加坡投资焦点,吸引投资4.74亿美元。这一投资规模的增长,使新加坡进一步确立区域数字支付创新中心的地位。当前,全球贸易格局复杂多变,关税问题日益凸显,市场对灵活可互操作支付平台的需求持续上升,成为该领域吸引投资的重要驱动因素。新加坡金融科技企业把握市场需求,推出能够应对复杂贸易关税问题的支付解决方案,在满足合规要求的同时,实现货币兑换与结算的快速处理,为用户提供高效、安全的支付服务。
今年上半年,新加坡加密货币领域在投资交易数量上表现突出,共完成48笔交易,吸引投资2.54亿美元。该领域融资主要集中于合规基础设施与实用型平台,其中两笔3000万美元融资构成领域内最大交易,分别投向协议技术提供商与区块链情报工具平台。这一投资趋势表明,市场对具备可扩展性、互操作性以及现实应用能力的受监管金融服务与基础设施需求不断提升。投资者更倾向于支持能够构建安全、合规的平台,反映出行业正逐步向“可与传统金融系统集成,同时推动去中心化创新”的企业级解决方案转型。
新加坡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领域在今年上半年吸引投资2.345亿美元,完成22笔交易,投资金额与交易数量超过2023年及2024年的同期水平。从投资方向来看,大量资金投向商业生产力工具与金融软件领域,体现出市场对可提升运营效率、支撑数字化转型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强烈需求。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应用于金融服务场景,通过分析用户行为与偏好,为用户提供定制化产品与建议,实现超个性化服务,这一应用趋势预计将进一步拉动该领域投资增长。此外,在金融监管日趋复杂的背景下,监管科技有望迎来扩张,人工智能在简化合规流程、优化风险管理方面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
新加坡健全的监管框架是推动金融科技投资持续增长的关键支撑。在全球贸易环境复杂的当下,具备去中心化、技术驱动属性的非传统金融解决方案重要性日益上升。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通过制定清晰、灵活的监管政策,为金融科技企业提供稳定的发展环境。例如,其推出的金融科技监管沙盒机制,允许企业在受控环境中测试创新产品与服务,有效降低创新风险,加速金融科技产品商业化进程,成功吸引大量金融科技初创企业与投资者入驻。
与新加坡金融科技投资的积极态势形成对比的是,2025年上半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资格局呈现下滑趋势。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金融科技领域共完成2216笔交易,投资总额447亿美元,较2024年下半年的2376笔交易及542亿美元的投资总额均有所下降。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在此背景下,新加坡仍能吸引大量投资,主要依靠3个维度的独特竞争力:一是支付领域深度嵌入全球贸易结算网络;二是加密货币领域构建“合规创新”生态;三是人工智能技术与金融场景的深度融合。这些优势共同推动新加坡在全球金融科技格局中的地位持续提升。
展望未来,新加坡金融科技领域发展前景依然乐观。从需求端看,全球商业数字化进程加速,催生对智能支付、合规科技的持续需求;从技术端看,生成式人工智能在风险管理、客户服务等场景的应用将进一步深化,数字资产与传统金融体系的融合也将创造新的增长点。
在政策与产业支持层面,新加坡政府及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持续推动金融科技发展,通过举办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为全球金融科技专家、投资者、企业家搭建知识交流与业务合作平台。同时,政府还通过提供资金支持、促进国际合作等举措,不断提升新加坡在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总的来看,今年上半年,新加坡金融科技领域的投资增长,是技术创新、监管适配与市场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全球金融科技投资回归理性的阶段,新加坡凭借清晰的战略定位与完善的生态体系,将为全球金融服务行业发展贡献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