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记者程浩广州报道
10月19日,广州琶洲,第138届广交会一期落下帷幕。在广交会人潮涌动的展馆中,“东莞制造美学之城”的标识清晰可见。在本届广交会上,东莞首次以“制造美学之城”的城市产业形象亮相,凸显了东莞制造的新内涵。
2024年,东莞首次系统性地提出了“制造美学”的理念,从设计、工艺、生产、产品、人文、理念等六个维度,对制造业的价值进行了重构。
这并非一次简单的城市形象广告。广交会作为中国外贸的 “晴雨表”和“风向标”,东莞品牌以“制造美学”之城的形象集体登场,传递出远比订单数字更深刻的信号。它试图为东莞这座强大的制造“躯体”,注入更具魅力的“灵魂”。
东莞在广交会上的这次“制造美学”首秀,经过长期的产业积淀与近年的理念探索后,东莞制造已经实现蝶变。借助广交会这个全球最大的外贸平台,东莞也向外界宣告了制造业从“产品输出”到“价值输出”的进阶。这是一场关于“制造美学”的集中路演,更是一次对外贸韧性新路径的主动探寻。
受访专家表示,东莞制造已不再满足于为世界代工,它正致力于为全球消费者创造美,为产业链贡献智慧,为贸易伙伴提供可持续的价值。在全球贸易格局深度重构的今天,东莞的这场“美学革命”,或许正是中国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注脚。
“制造美学”背后的品牌升维
过往的广交会,东莞企业多以“隐形冠军”的姿态散落在各场馆。采购商知道,在这里能找到质量好、工艺精的键盘、鞋材、玩具或电子元件,但终端消费者很少会将最终品牌与东莞直接挂钩。其价值,被封装在众多国际知名品牌的LOGO之下。
本届广交会,东莞首次以统一的“制造美学之城”形象出现。东莞特装企业统一采用“广东优品|东莞·制造美学之城”标识,210家企业携412个展位参展,形成强大的“组团”声势,吸引众多国内外采购商驻足洽谈。
在摩托车展区,锂电池领域“隐形冠军”广东博力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出电动摩托车电池吸引众多采购商咨询,不远处,广东绿通新能源电动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带来的电动高尔夫球车尽显高端时尚;在电子消费品及信息产品展区,东莞联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主打的平板电脑搭配电脑保护套,商务气质和贴心配套一应俱全……

这是一场集体品牌的“美学叙事”。东莞将分散的“星星之火”汇聚成“品牌星河”。通过统一的视觉系统和高品质的展陈设计,东莞向全球客商讲述一个全新的故事:这里出口的不仅是商品,更是基于卓越设计、精湛工艺和人性化思考的“美学解决方案”。
在观察人士看来,这种集体品牌的塑造,旨在为所有参展的东莞企业提供一个高价值的“背景板”,降低单个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品牌沟通成本,形成“美美与共”的集群效应。
本届广交会东莞参展企业中,“专精特新”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占比显著提升。这些企业规模未必巨大,但都在特定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淀和独特的美学追求。
南方财经记者在广交会现场发现,在“制造美学”的东莞企业展位上,企业展示的逻辑发生了根本变化,企业正悄然从“供应商”到“解决方案提供者”的转型。
作为家居行业的代表,慕思集团此次参展不再仅仅展示床垫产品,而是融合智能与美学,搭建出一个完整的“智慧睡眠生活场景”;在声一电子展区,现场展示的不仅是音响产品,而是融合了声学科技、人体工学和潮流设计的“个性化听觉体验方案”。这种展示方式的转变,迫使企业必须更深入地思考其产品的终极意义,从而将其在设计、工艺、理念维度的积累,转化为可被感知的价值。
当一家东莞企业能够与客户深入探讨产品的设计哲学、用户体验的痛点、材料的环保属性时,它的角色就不再是被动的订单执行者。广交会现场的洽谈,从过去围绕价格、数量、交期的博弈,越来越多地转向关于设计、解决方案、可持续性的共创。
“制造美学不是一个风花雪月的概念,它是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诉求,是硬实力与软实力、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一位参与“制造美学”理念构建的智库学者如是说。
“制造美学”凸显东莞外贸韧性
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三来一补”起家,东莞就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之中。由于长期参与全球化分工,东莞企业对全球市场的判断要比其他地区的企业更敏锐和透彻。
随着全球产业变革和中国经济转型,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逐渐式微,而东莞也已褪去“加工贸易”的外衣,并在深耕新赛道、研发新技术、打造新品牌上找到了出海的新路子。
从本届广交会的参展情况来看,东莞通过“制造美学”的价值重构,正成为新一轮品牌出海的重要探索者。
“这款敦煌主题产品是唯美陶瓷此次参展的产品之一,这种1.2m*2.7m的大规格瓷砖,在中东市场、中亚市场上很受欢迎。”马可波罗公司国际事业部总经理助理黄良珍向记者介绍,这批将要参展的瓷砖设计灵感来源是敦煌莫高窟壁画。在每一片瓷砖背后,都凝结着企业对于科技、美学与实用性的持续探索。

在广交会现场,东井电器将女性用户日常使用的吹风机、卷发棒等妆发产品做到功能与颜值并重。受访单位供图
东莞的实践表明, “美”正在成为外贸韧性坚实的基石。这种对话语境的变化,是东莞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位置提升的最直接体现,它们逐步从价值链的“微笑曲线”底部,向两侧高附加值的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环节延伸。
在受访专家看来,长期参与全球经济分工的东莞企业,几乎在每一次产业浪潮中都能敏锐捕捉到风口,从而带动城市经济动能的换挡升级。未来东莞外贸的韧性,将更多地源于产品的独特设计、无可挑剔的工艺、绿色可持续的理念以及由此带来的品牌忠诚度。这种价值韧性,比成本韧性更持久,也更难以被复制和替代。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制造出海,外国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品质在认知上有了很大改变,他们认可中国企业能做出很好的产品,现在是企业转型做自主品牌的好时机。”广东瑞丰源集团董事长王昌友表示。
透过广交会这个窗口,可以清晰地看到了东莞制造业进阶的新路径:它不再执着于体量的无限扩张,而是追求价值的持续跃迁。而东莞的“制造美学”,是在中国制造业从“体量优势”转向“质量优势”的关键节点上,一次自觉的、系统性的价值升维。
在这盘关于未来的棋局中,东莞正落下重要一子。东莞的产业不再满足于做沉默的制造者,而是力争成为有风格的创造者和有话语权的定义者。当千万件承载着设计巧思、工艺极致、人文关怀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产品,从东莞出发,走向世界各个角落时,它们本身就成为最有力的城市宣言。受访专家表示,“制造美学”将成为东莞制造和外贸韧性的新内核,它们讲述的,将是一个关于美、品质与创新的中国制造新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