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人形机器人领域真是热闹非凡,不仅智元机器人传出营收可能增长超10倍的好消息,还频频拿下制造业大单,整个行业仿佛踩上了“风火轮”。与此同时,第138届广交会也正在如火荼地进行,智能产品、机器人、智能制造成为全场焦点。这背后,不只是几家企业的突破,更是中国制造业向“智造”跃迁的缩影。

智元机器人领跑出货量与营收增长
智元机器人已成为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最大的企业,甚至超过了马斯克旗下的相关公司。据其合伙人王闯透露,远征系列机器人已累计出货约1000台,明年有望达到几千台。更令人瞩目的是,今年智元机器人的营收规模相比去年可能增长十倍以上,正处于指数级扩张阶段。这一迅猛发展也吸引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关注——卧龙电驱已入股智元机器人,成为其战略股东;汉威科技也与其展开持续推进的合作。这些动向表明,人形机器人正从技术探索迈向规模化商业落地的关键节点。
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入工业场景
近期,多家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纷纷斩获制造业大单,标志着工业应用正式进入技术验证期。智元机器人获得了龙旗科技的数亿元订单,智平方计划三年内部署超1000台机器人进厂,优必选也与富士康云智汇合作推动交付。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机器人进入工厂不仅能承担高强度、重复性工作,更重要的是能在真实生产环境中收集数据,反哺算法优化和技术迭代,从而加快商业化闭环的形成。这种“以用促研”的模式,正在为人形机器人打开通往大规模应用的大门。
广交会上“中国智造”闪耀全球
正在举行的第138届广交会,成了“中国智造”的集中展示窗口。展会面积达155万平方米,参展企业超3.2万家,创历史新高。其中,拥有高新技术、“专精特新”等称号的企业首次突破1万家,展出的新产品中智能产品超35万件,绿色低碳产品超108万件。从手术机器人到具身智能机器人,从智能安防设备到新能源装备,“中国制造”正系统性升级为“中国创造”。海外采购商热情高涨,深圳机场口岸外籍旅客数量同比增长40%,许多买家直言“中国产品的性能和价格无可替代”。即便面对美国加征关税的压力,不少企业表示影响有限,“中国制造”的全球竞争力已不再依赖低价,而是建立在技术创新与快速迭代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