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金融市场有点不太平,投资者的神经被一连串坏消息接连敲打。先是摩根大通CEO Jamie Dimon抛出“蟑螂论”,警示信用市场可能不止一个“害虫”;紧接着,美国两家地区银行爆出信贷欺诈丑闻,股价应声暴跌;与此同时,CLO(担保贷款凭证)ETF遭遇了自今年4月以来最大规模的资金外流,单周流出高达5.16亿美元。这一系列事件相互交织,让市场对信用风险的担忧迅速升温。我感觉,这不仅仅是几个孤立事件,更像是暴风雨前的几道闷雷。

CLO市场遭遇大规模资金撤离
上周,投资于企业贷款打包产品的CLO ETF出现了约5.16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出,这是自4月因关税引发波动以来的首次外流,也是六个月来的最大单周撤资。JPMorgan分析师指出,这与过去一年平均每周4.21亿美元的流入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投资者情绪的急剧转变。其中,规模达250亿美元的Janus Henderson AAA CLO ETF(JAAA)就流失了约4.76亿美元,创下其历史上第二大赎回潮。尽管AAA级CLO的利差依然紧缩,但分析师警告,新发行量预计明年将下降20%,主要受制于不明朗的宏观前景和连续四年抵押品评级下调多于升级的趋势。
地区银行欺诈案引爆市场恐慌
更让人不安的是,美国锡安银行和西联银行几乎同时披露遭遇同一家公司的信贷诈骗。锡安银行对两笔总额6000万美元的房地产抵押贷款计提全额损失拨备,原因是基金管理人私自解除抵押条款并出售资产,导致贷款实质上变成无抵押贷款。而西联银行也已提起欺诈诉讼,寻求追回约1亿美元资金。10月16日,KBW地区银行指数当日暴跌超4%,创下8月以来新低,VIX恐慌指数一度飙升至25.31。虽然锡安银行财报显示其有能力吸收损失,但历史教训告诉我们,银行危机爆发前,财务报表往往看起来一切正常。
信用风险或引发股市连锁反应
最让我担心的是,信用市场的动荡可能正向股市蔓延。Bank of America策略师Savita Subramanian警告,如果私人信贷问题持续,养老金等长期投资者可能被迫抛售股票以弥补损失或满足流动性需求。考虑到被动投资在标普500中的主导地位,这种抛售可能引发指数基金的连锁卖出。她还指出,目前已有六成的“熊市预警信号”被触发,历史上市场见顶前平均有七成信号被激活,这意味着风险正在逼近。Larry Berman也提醒投资者关注HYG(高收益债ETF)、BIZD(CLO ETF)和VIXY等指标,它们是观察信用风险的“晴雨表”。现在的问题不是风暴是否会发生,而是我们是否已经看到了第一只“蟑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