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风电行业可真是热闹,2025年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一开,就甩出了一份重磅文件——《风能北京宣言2.0》。这份由全球上千家风电企业联合发布的宣言,直接把中国未来五年的风电发展目标翻倍上调,明确提出“十五五”期间年均新增装机不低于1.2亿千瓦,相当于每年建一个“三峡工程”的发电能力。这不仅让业内振奋,也让资本市场嗅到了新一轮增长的气息。加上当前正值项目开工旺季,政策、市场、技术多重利好叠加,整个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高光时刻。
装机目标翻倍背后的雄心
这次发布的《风能北京宣言2.0》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大幅上调了发展目标。相比2020年提出的“十四五”年均5000万千瓦、之后不低于6000万千瓦的目标,新目标直接翻倍至年均1.2亿千瓦,2030年累计装机从8亿千瓦提升到13亿千瓦,2060年更是要达到50亿千瓦。这个数字背后是中国对能源转型的坚定决心。要知道,截至2025年8月,全国风电装机才5.79亿千瓦,而过去三年年均新增已超7500万千瓦,远超此前预期。如今定下更高目标,说明行业潜力被进一步看好。国家能源局也明确表示,将加快推进“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并推动深远海风电规划出台,为这一宏伟蓝图提供支撑。
海外市场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
除了国内市场加速,海外市场正成为风电企业新的增长极。像三一重能这样的龙头企业,截至2025年8月底海外订单已超2GW,预计2026年海外装机会显著提升。机构分析认为,随着美元利率可能下行,海外项目投资回报率将改善,订单交付速度有望加快。同时,国内海上风电也在突飞猛进——全球最大26兆瓦级海上风机已完成吊装,首个国家级海上风电试验基地即将投用。更关键的是,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单独提及“发展海上风电”,地方政策也在跟进,深远海开发将成为破解内卷、提升盈利能力的关键突破口。
政策改革与产业链协同发力
行业要持续高质量发展,光靠装机量还不够。《宣言2.0》特别强调要杜绝低价恶性竞争,营造健康市场环境。与此同时,136号文推动的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正在释放红利,风电凭借更优的发电曲线和更低的度电成本,在新能源结构中的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国家能源局也表态将完善机制电价落地,平衡降电价与稳收益的关系。在创新方面,政产学研用金协同体系正在构建,绿电制氢、零碳园区等新业态被寄予厚望。企业如新强联已在大兆瓦轴承领域实现批量供货,广大特材因产能释放实现净利润预增超200%,产业链的成熟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盈利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