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关门第20天,市场居然还在等CPI?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懵。美国联邦政府关门进入第四周,创下了历史第三长停摆纪录,可你看资本市场反应,既没崩盘也没狂欢,反而在那儿掐着表等周五的9月CPI数据。挺魔幻是吧?但这就是现实——政治僵局已经成了常态变量,市场早就不吓了。
我们来盘一盘。目前停摆的核心矛盾,表面看是预算分歧,实则是医疗补贴这个硬骨头。民主党想延续《平价医疗法案》的强化补贴,直接降低民众医疗支出;共和党那边,特朗普放话“不谈判”,坚持关门期间不妥协。两边都在赌民意站位。而参议院已经11次表决拨款法案,全都没过60票门槛,僵局纹丝不动。
但有意思的是,白宫这边开始释放信号了。经济顾问哈塞特连着几天对媒体放风:“可能本周就结束。”他点得很清楚——部分温和派民主党人之前不愿在“No Kings”抗议前让步,觉得“bad optics”。现在抗议结束了,时间窗口打开了。这其实是在给市场吃定心丸:别慌,牌桌还没散。
不过另一边又撂下狠话:如果不解决,白宫就要和预算主任沃特联手推“更强硬措施”。啥意思?裁员上万、暂停超110亿美元工程,这些都不是虚的。尤其是国家核安全管理局1400人无薪休假,连核武器组装线都要进安全关闭模式——这事关国家安全,再拖下去真要出大问题。
市场反应很冷静。美债收益率小幅下行,说明资金在避险,但波动不大。关键还是那个“数据真空”——失业金、非农全卡住,唯一能看的就是本周五要发布的9月CPI。这数据不仅补发,还得扛起指导下周FOMC会议的重任。美联储现在也缺弹药,全靠这点信息撑着。
另一个隐性压力是债务规模。财政部数据显示,联邦债务已逼近37.96万亿美元,按日均增长64亿算,38万亿就在眼前。赤字虽因关税增收缩到1.775万亿,但债务雪球越滚越大,长期不可持续。
所以,关键点就在于:政治表演还能撑几天? 民主党押注医保注册期(11月1日)倒逼共和党回头,共和党则用行政手段加压逼民主党先让步。现在双方都在等对方眨眼。
在我看来,哈塞特反复强调“本周可能结束”,不是预测,是喊话。真正的转折不会来自投票厅,而是某个中间派参议员突然换立场。一旦松动,事情会迅速收场。否则,等到核项目全面停摆、军人工资发不出,那就不是政治博弈,是系统性风险了。
现在就看,谁先扛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