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1 06:40:09 股吧网页版
一部戏和它彰显的戏曲精气神 ——婺剧《三打白骨精》的启示
来源:人民日报

  由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创排的婺剧《三打白骨精》,自2023年首演以来,连演120多场、到访25个国家,所到之处一票难求,引发广泛关注。这部作品立足婺剧“武戏文唱、文戏武做”的鲜明特色,通过角色突破、技法融合、科技赋能等,让经典故事焕发全新活力。作为现象级作品,该剧既印证了传统戏曲的强大生命力,也展现了“守传统之魂、创时代之形”的路径可能性,给中国戏曲的活态传承与现代化转型带来重要启示。

  戏曲传承的关键,在于突破“博物馆式保护”的局限,让程式技法从单纯的表演展示,转变为服务剧情、塑造人物的“活语言”。婺剧《三打白骨精》在尊重戏曲规律的基础上,就注重挖掘程式技法的叙事潜力与情感表达功能,实现技法、剧情、情感的高度统一。如孙悟空的“三打”,挥每一棒时心理不同,表演的力道也不同,细腻的处理让齐天大圣有了真实可亲的温度。白骨精的塑造则突破反派脸谱化的桎梏,以村姑、老妪、老丈的“三变”为载体,通过层次化表演,让角色的内心活动“可视化”。唐僧的形象革新更具突破性,打破“文小生”的固化设定,文武相济,武戏有精彩的摔跌,文戏有丰富的唱念,程式中见人物见性情。正是通过戏曲程式、人物性格与时代审美的相融相契,保证每一个程式技巧都服务于“人”与“戏”,角色塑造才能形神兼备,深入人心。

  当下戏曲创新已从演员表演延伸至舞台呈现、科艺融合等诸多维度。婺剧《三打白骨精》既兼容川剧变脸、高甲戏丑角功,又借鉴武术、杂技、魔术,更创新性引入现代科技,多种元素相映生辉。舞台呈现上,“花果山”的升降硬景与瀑布投影,“白骨洞”的骷髅装置与阴冷灯光,共同营造魔幻灵动的神话空间。“悟空变蜂探妖洞”一幕中,无人机模拟蜜蜂音效与动态,极大调动了观众情绪。“救师破洞”段落堪称融合典范,激烈武打推动剧情走向高潮,被击毙的白骨精以“硬僵尸”技法从高台摔下,激昂的锣鼓、快速变化的队形、精准的打光,群武场面规整有序而又满台沸腾。该剧的融合创新并非简单嫁接,而是所有元素都经过“婺剧化”过滤,经过角色适配、剧情适配、剧种适配的三重检验,既彰显传统戏曲美学,又满足当代观众需求。

  一部戏曲作品的长久生命力,不仅源于艺术层面的精湛造诣,更在于与时代精神、大众需求的同频共振。婺剧《三打白骨精》的火爆,还源于成功捕捉当代人的精神诉求与价值追求,在传统艺术与当下观众之间建立情感纽带,破解了从小众欣赏到大众共情的密码。该剧传递的执着奋进、永不气馁的价值观,高度契合当下社会的奋斗主题。孙悟空屡遭误解却不轻言放弃,唐僧在困境中不曾动摇,这种愈挫愈勇的精神,正是今天年轻人面对压力时可以汲取的能量;金猴奋起千钧棒,既延续惩恶扬善的传统价值观,又契合大众对社会正义的追求。整部剧在降妖除魔的故事呈现之外,也发出了对明辨是非、坚守本心的呼吁。

  婺剧《三打白骨精》紧贴观众,常演、常改、常新,以分众化传播拉近戏曲与大众的距离。海外演出时,“Come on baby”的台词给外国观众惊喜;面对国内年轻人,又适时融入职场流行语;下乡演出时,猪八戒化身金华名产“两头乌”,让乡亲们开怀大笑。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都能从中找到共鸣:老年人看到传统武戏精髓,年轻人感受科技与传统的碰撞,孩子们体会正义战胜邪恶的力量。该剧在农村惠民演出近70场,观众人山人海,曲终人不散。巡演时有观众不惜长途奔波,连看7场。

  婺剧《三打白骨精》的成功,生动证明了戏曲从来不是封存的古董,而是可持续生长的活态文化。只要坚守程式为核、角色为要、共情为基,让传统之“魂”与现代之“形”相契,古老技法与当代审美交融,中国戏曲定能在新时代舞台上一展英姿。

  (作者为江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