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1 06:38:51 股吧网页版
陕西咸阳:千年古都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源:人民日报

  渭水之滨,千年古都正焕发时代新韵。近年来,陕西省咸阳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为总牵引,在经济提质、民生改善、生态保护、文旅融合、乡村全面振兴等领域协同发力,努力交出一份兼具历史厚度与时代温度的答卷。

  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创新驱动构筑产业高地

  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咸阳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持续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电子显示、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等7大支柱产业持续壮大,新型电子显示及半导体等16条重点产业链蓬勃发展,构筑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根基。2024年,全市经济总量突破3000亿元,同比增速达6.5%。

  项目建设势头强劲。咸阳将招商引资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引擎,持续优化机制、发掘潜力、拓宽路径,推动项目实现质与量双提升。牢固树立“项目为先”理念,“十四五”以来,实施市级重点项目1275个、完成投资4517.9亿元。同时,咸阳全面升级招商理念、路径和策略,强化领导带头“叩门招商”,积极策划主题招商,深化政企联动协同招商,扎实开展以商招商。在此期间,作为咸阳市永寿、长武、旬邑、淳化4个县的定点帮扶单位,中国银行创新招商模式,为4个帮扶县与全国各地方企业搭建沟通桥梁,成功招引近30家企业落地、促成36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实现引资超10亿元。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咸阳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行市级领导包抓联系责任制和常态化遍访企业机制。同时,深入实施外贸转型升级战略,积极培育扶持企业出口,与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合作关系,通过中欧班列“长安号”,推动出口额实现新增长。全市消费市场活力迸发,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400亿元。通过聚力打造消费品以旧换新“咸阳模式”,咸阳累计撬动消费超32亿元,同时大力实施“数商兴农”工程,全市电商服务网点覆盖率达98.24%。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幸福咸阳成色越来越足

  咸阳不断健全完善基本民生保障制度,着力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2024年,咸阳市累计发放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8.7亿元,保障低保、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中国银行连续4年为4个帮扶县的全部农村户籍人口购买“防返贫保险”,实际救助困难家庭近3000户。

  养老服务方面,咸阳着眼建立县、镇、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出台《咸阳市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咸阳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2024版)》,从物质帮助、照护服务、关爱保障、政策扶持4个方面,列出27项服务项目,为老年人提供清单化、项目化服务。

  咸阳还注重儿童成长,现建成市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12个,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125个,实现全市覆盖。对摸排出的流动留守儿童实行“一人一档”、动态管理,并且通过福彩公益金资助困难家庭大学新生,解决“入学难”问题。

  为推动咸阳市慈善事业规范有序发展,中国银行先后向咸阳市捐赠近1亿元慈善资金,用于支持当地教育和民政事业发展。

  基础设施是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根基,咸阳为此全面实施高速公路扩容增效、农村公路完善延伸等“六大工程”,不断完善交通路网,持续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生态治理攻坚克难

  描绘绿水青山崭新画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咸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在大气治理方面,咸阳推进兴化集团异地搬迁,推动城区集中供热“无煤化”、公交车100%新能源化。截至目前,全市环保绩效B级及以上企业累计达80家。2025年截至10月16日,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同比增加45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14.73%,PM2.5同比改善15.9%,空气质量评价指标均实现改善。

  在水生态治理方面,完成22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扩能提标和渭河、泾河74个入河排污口溯源排查。目前,全市8条河流21个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在85.7%,泔河、清河(咸阳段)河流水质明显提升。

  在土地治理方面,咸阳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农业源、工业源、生活源“三源共治”。受污染耕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十四五”以来,全市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282.8平方公里。城镇生活垃圾、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均达100%。

  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千年古都绽放新的光彩

  咸阳坚持将文旅产业作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锚定建设“文化强市”和“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目标,深入挖掘区位、文化、生态等资源优势,打造文旅品牌。目前,咸阳已开放郑国渠首遗址区,启动秦直道遗址保护利用工程,强化汉唐帝陵保护专项行动,乾陵成功创建为5A级景区,茂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获得正式立项,备受关注的咸阳博物院(新馆)也动工建设。

  咸阳坚持以项目建设为牵引,谋划储备重点文旅项目300余个,深化与头部文旅企业合作,建成了“秦时明月梦回咸阳”秦文化城市夜游、《大秦纪》数字文旅等标志性项目,打造了咸阳老街、福园巷子、汇通夜市等一批文旅新IP。乡村旅游同样亮点纷呈,袁家村年接待游客近千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12亿元;马嵬驿、龙泉公社等乡村旅游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围绕重振“西线游”,咸阳全力推进袁家村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精心打造东庄水利枢纽风景区、秦直道主题游径。通过“百镇百品”工程,咸阳还培育了渭城老糖酒、淳化荞麦等一批文旅微品牌,全域旅游新格局加速形成。

  为扩大影响力,咸阳创新宣传营销,凝练推出“山南水北咸阳很美”文旅宣传语。2024年,咸阳成功举办7场大型演唱会和体育赛事,全网推出200余部短视频,播放量超10亿次,城市知名度不断提升,全市全年接待游客突破1亿人次。

  乡村全面振兴提速

  奋力谱写共同富裕新篇章

  咸阳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锚定建设农业强市目标,携手中国银行,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稳粮、优果、扩菜、强畜协同发力,农民收入增幅稳居全省前列。

  咸阳持续抓好粮食生产,面对今年旱情导致的夏粮减产,多措并举落实“以秋补夏”,以点带面全力推广秋粮高产集成技术168万亩以上,秋粮面积较上年增加12.55万亩,进一步筑牢粮食减损增产基础。

  同时,咸阳着力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全面实施苹果产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三大行动,建成高标准果园3.81万亩,高接换优1.73万亩,2025年“咸阳马栏红”苹果品牌价值突破100亿元。新增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1家,总数达217家。泾阳县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乾县大杨镇、旬邑县土桥镇跻身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休闲农业方面,咸阳加快实施精品工程,拓展丰富农事体验、观光采摘、特色乡宿、研学科普等新业态。兴平踏春赏花游、咸阳北部天然氧吧康养生态体验游、礼泉县休闲采摘体验游等3条线路入选全省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线路。

  咸阳深入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按照“四有”原则,扎实推进示范建设工作,2024年建设73个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积极推广改厕,全市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9.11%;全面落实秸秆收储运体系,夏收秸秆综合利用率98.07%,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观。

  富民强村成效显著,咸阳实施农村集体经济“百村提升行动”,落实衔接资金5600万元。组织实施村集体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248个,支撑百村提升行动落实。全面落实各项惠民增收措施,2025年上半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927元。

  2021年以来,中国银行在4个定点帮扶县投入无偿资金超4亿元,实施农业产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民生保障等帮扶项目近500个,信贷投入超40亿元,购买帮扶地区农产品5亿元,有力支持咸阳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眺望前方奋进路,咸阳正以勇立潮头的志向和气魄,一张蓝图绘到底,一锤接着一锤敲,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贡献咸阳力量。

  数据来源:中共咸阳市委宣传部中国银行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