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最近这波跌得挺狠,布伦特已经干到61美元附近,WTI更是跌破57,创了五个月新低。市场情绪明显偏空,不是短期波动那种,而是几个核心逻辑在同时转弱。
问题出在哪?表面上看是供需错配,但往深里拆,其实是三重压力叠加的结果。
第一层,需求端预期在恶化。中美贸易摩擦又起波澜,双方对彼此货物加征港口费,听着不大,但释放的信号很危险——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又开始互相筑墙了。WTO都警告了,长期脱钩可能让全球产出缩水7%。这种背景下,谁还敢乐观看待能源消费?尤其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美国又是主要消费国,它们之间的贸易成本上升,直接影响的就是航运、制造和整体工业活动,链条下来,油的需求自然承压。
第二层,供应反而在增加。IEA上周就点出了2026年可能出现供应过剩的风险,这个预期一旦形成,金融市场就会提前反应。更现实的是,美国钻井平台数量三周来首次回升,Baker Hughes的数据不会骗人——页岩油企业觉得价格还能撑住,已经开始准备增产了。一边是需求担忧升温,另一边是供应不减反增,基本面向下拐的迹象很明显。
第三层,地缘溢价在被主动挤压。你注意到没有,特朗普和普京刚宣布要再开乌克兰问题峰会,同时美国还在拉印度、中国一起限制俄油采购。这说明什么?说明美国现在是双线操作:一方面用外交手段给俄乌冲突降温,降低突发事件推高油价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构建联盟压制俄罗斯能源收入。地缘风险原本是油价的“保险溢价”,但现在这块正在被系统性拆除。
这么看下来,当前油价的核心矛盾已经从“地缘紧张+供给约束”切换到了“增长放缓+供给宽松”。技术图形上也印证这一点——日线级别连续阴跌,反弹无力,周线三连跌,空头趋势确立。
下一步怎么走?关键变量还是中美互动和IEA的后续报告。如果贸易摩擦继续升级,或者美国页岩油产量确认回升,那60美元的布油和55美元的WTI都不是底。反过来,要是俄乌局势突然恶化,或者OPEC+超预期减产,才有可能扭转局面。
但现在来看,这些支撑因素都没出现。市场在交易的是一个更现实的剧本:全球经济动能不足,能源需求前景黯淡,而供应还在爬坡。这个组合下,油价想翻身,难度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