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这波涨得挺硬气,三大指数全线上扬,道指、标普、纳指涨幅都在1%以上,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更是干了2.4%。表面看是苹果带着科技股冲了一波,但背后其实有几个关键点在同时发力。
先说最显眼的——苹果。股价涨近4%,市值冲到3.89万亿美元,直接把微软甩后面,成了美国第二大公司,就差一口气摸上4万亿。推动力是什么?Counterpoint的报告说了,iPhone 17系列卖得比前代猛,尤其在中国市场,基本款销量几乎翻倍。这种级别的消费电子需求回暖,不是靠营销能堆出来的,说明高端消费的购买力还在,甚至在回流。这对整个科技板块都是个信心打底。
再看财报季的开局。目前公布业绩的标普500公司里,76%超预期,比往常的68%和上季的73%都高。这意味着企业端的实际经营状况比宏观数据呈现的要扎实。市场现在最怕的就是“数据好但企业赚不到钱”,但现在看,至少Q3开头这批公司扛住了。接下来奈飞、特斯拉这些大户要发财报,如果延续这个势头,市场情绪还能再稳一程。
另一个信号是板块轮动开始扩散。不只是科技股涨,费城半导体指数也创了收盘新高,银行股、生物科技、甚至钢铁股都有动静。克利夫兰-克里夫斯涨21%,因为它宣布要搞稀土生产——这可不是简单的产能扩张,而是往供应链上游卡位。说明部分传统行业公司已经在主动调整结构,响应政策和资源安全的需求。这种转型动作一旦形成趋势,会带来新的估值逻辑。
中概股这边,金龙指数涨2.4%,阿里、京东、拼多多、蔚来都跟涨。爱奇艺涨超8%,算是领头羊。但有意思的是,这些公司并没有集中出什么重大利好,更多是跟着大势走。这说明外资对中概的风险偏好在回升,资金愿意回来搏反弹。不过也要注意,这种上涨的持续性还得看后续有没有实打实的业绩支撑,不能光靠情绪。
还有两个潜在变量在后台跑着:一是美国政府停摆可能本周内解决,白宫已经放出风声,温和派民主党人有望达成协议;二是比特币大户Strategy又买了168枚,均价11.2万美元,说明机构对加密资产的配置还在继续。虽然和股市不直接挂钩,但这类动作会影响整体流动性预期。
这么看下来,这轮上涨不是单一驱动,而是“消费回暖+财报超预期+政策缓和+资金配置”几个因素叠加的结果。短期动能还在,但真正的考验在下周——特斯拉和奈飞的财报能不能接住市场的期待。这块信息目前颗粒度还不够,具体打法还没看到,得等数据落地才能判断是继续冲还是换挡回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