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1 03:46:09 创作中心网页端 发布于 上海
中国9月狂买巴西大豆1096万吨,美国一吨未卖!

  最近,一条关于大豆的新闻在国际市场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中国在2025年9月没有从美国进口一吨大豆,这是自2018年11月以来近7年首次出现“零进口”。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中国的这一举动不仅让美国豆农心急如焚,也再次凸显了全球农产品贸易格局的深刻变化。背后,是中美贸易博弈的持续角力,也是中国大豆供应链加速多元化的现实写照。

  中美大豆贸易的“断流”与历史转折

  2025年9月,中国对美国大豆的月度进口量正式归零,而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为170万吨。海关总署的数据清晰地揭示了这一断崖式下跌。路透社指出,这不仅是近年来罕见的情况,更是自2018年中美贸易战爆发以来,中国首次在整个月内完全停止采购美国大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国当月大豆进口总量高达1287万吨,创下历史第二高,但这些大豆几乎全部来自南美——尤其是巴西和阿根廷。巴西以1096万吨的进口量占据中国总进口的85.2%,而美国则被彻底排除在外。

  南美崛起与美国农民的困境

  随着中美关系紧张叠加关税因素,中国正系统性地将大豆采购重心转向南美。今年前9个月,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6370万吨,同比增长2.4%;从阿根廷进口290万吨,增长31.8%,双双创下新高。相比之下,美国豆农却迎来了一个“没有中国订单”的丰收季。彭博社报道指出,由于失去中国市场,美国农民面临大豆价格下跌的压力,不满情绪正在加剧。更糟的是,由于美国政府“停摆”,原本期待的农业援助计划也被搁置,这让他们的处境雪上加霜。有分析认为,若贸易谈判无突破,美国可能因此损失数十亿美元。

  中国底气何来?供应链多元化与战略储备

  为什么中国现在能如此“硬气”?答案在于多年的布局。自2008年起,巴西就成为中国第一大大豆进口来源国,如今这一依赖已演变为稳固的替代体系。更重要的是,中国早已意识到单一供应源的风险,持续推进进口多元化,并建立了充足的战略储备。即便当前巴西大豆报价高出芝加哥期货每蒲式耳近3美元,国内买家选择暂缓采购12月及明年1月船期的大豆,也并非恐慌,而是在等待两个时机:一是巴西丰产带来的价格回落,二是中美贸易谈判可能出现的转机。与此同时,国家可通过投放储备平抑市场波动,国内豆粕替代技术也已提升至15%,进一步增强了抗风险能力。

  总的来说,这次“零进口”不是偶然,而是中国在全球贸易变局中主动调整的结果。我们不再像过去那样依赖美国大豆,也不是单纯用大豆作为谈判筹码,而是真正建立起了一套更具韧性的粮食安全体系。美国若想重新打开中国市场,光喊话不够,得拿出实实在在的诚意——比如取消对华科技封锁、放松出口管制。否则,丢掉的不只是订单,还有未来。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