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港股市场有点意思,三大指数集体走强,恒生科技指数更是大涨3%,可就在这普涨行情里,南向资金却玩起了“逆向操作”,单日净卖出近27亿港元。这背后到底是啥逻辑?我翻了翻数据,发现资金正在悄悄调仓换股,一边大幅抛售阿里等科技巨头,一边加码中字头和能源、保险这类稳当的标的。市场看似热闹,但南向资金的动向显然透露出一丝谨慎与结构性调整的意味。

南向资金交投收缩,逆势净流出引关注
今天南向资金成交额约1098.66亿港元,已连续5个交易日收缩,相比上周一减少了差不多一半,占恒指总成交额的比例也跌到了45.94%,创下短线新低。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恒指震荡走强的背景下,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26.70亿港元,其中沪市港股通流出22.86亿,深市港股通流出3.84亿。这种“指数涨、资金出”的背离现象,说明内资态度趋于保守,可能在观望后续政策或外部环境变化。
资金调仓路径清晰:抛阿里买“中字头”
从个股流向看,南向资金的调仓路线非常明确。阿里巴巴-W今日遭大幅净卖出17.54亿港元,尽管股价上涨4.86%,但短线资金已连续减持前5日合计减仓超2162万股。小米和中芯国际也分别被净卖出3.41亿和3.25亿港元。反观买入方向,中国海洋石油获净买入1.62亿港元,前5日累计加仓6860万股;中国人寿获净买入1.38亿港元,前5日加仓2586万股。资金正从部分高估值科技股撤离,转向能源、保险等具备稳定分红和政策支持的“中字头”板块,体现出对确定性和安全边际的偏好。
机构展望后市:四季度仍有结构性机会
虽然短期资金偏谨慎,但机构对后市并不悲观。招商证券认为,四季度港股或“先抑后扬”,随着关税问题缓和、“十五五”政策落地以及美联储降息预期强化,外资有望回流。他们建议聚焦有色、科技、电力和保险四大进攻板块,同时配置困境反转和红利资产作为底仓。瑞银也上调全球股市评级至“有吸引力”,特别指出AI领域的资本开支浪潮将在未来6-12个月持续利好中国科技股。看来,眼下资金的流出更像是结构调整,而非全面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