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港股市场迎来了久违的普涨行情,恒生指数大涨2.42%,恒生科技指数更是飙升3%,市场情绪明显回暖。但有意思的是,在一片红火之中,南向资金却逆势净卖出近27亿港元,连续第五个交易日交投收缩,与上周一相比成交额缩水约50%。这种“指数涨、资金撤”的背离现象,值得我们好好琢磨一下。
南向资金为何“越涨越卖”?
最引人关注的是,尽管恒指和恒科指强势反弹,南向资金全天仍净卖出26.7亿港元,其中沪港股通流出22.86亿,深港股通流出3.84亿。这说明内地投资者并没有跟随市场情绪追高,反而在趁反弹调整仓位。更耐人寻味的是,资金流向出现明显分化:一边大幅抛售阿里、小米、中芯国际等科技龙头,另一边却悄悄加仓中国海洋石油和中国人寿这类“中字头”价值股。这种操作透露出一个信号——部分资金正在从高估值的成长板块转向低估值、高分红的防御性资产。
资金调仓路径清晰:减持科技,拥抱红利
从具体个股来看,阿里巴巴-W单日被净卖出17.54亿港元,成为今日南向资金最大减持标的,而此前五个交易日也累计减持了2162万股,显示出持续的撤离趋势。与此同时,小米和中芯国际也分别遭净卖出3.41亿和3.25亿港元。反观买入端,中国海洋石油获净买入1.62亿港元,前五日累计加仓6860万股;中国人寿获净买入1.38亿港元,前五日加仓2586万股。这两只股票近期走势稳健,叠加国企改革预期和高股息属性,正吸引着追求稳定回报的资金流入。
机构如何看待后市机会?
虽然南向资金短期流出,但不少机构对四季度港股持谨慎乐观态度。招商证券认为,港股或将呈现“先抑后扬”格局,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强化、国内“十五五”政策逐步明朗,外资有望回流,支撑市场回暖。他们建议重点关注有色、科技、电力和保险四大进攻方向,同时配置困境反转和红利类底仓。而瑞银全球财富管理更是将中国股市评级上调至“有吸引力”,特别指出AI领域的资本开支浪潮将持续利好中国科技股,未来6-12个月值得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