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0 17:38:10 股吧网页版
AI大脑+模块化身体 云迹科技重塑机器人进化路径
来源:财联社

  2015年,一只黄色的机器狗红遍全球,这只波士顿动力公司生产的机器人,第一次将科幻世界的图景带进大众视野。

  此后10年间,各式各样的机器人开始涌现,从能跑、能跳、会跳,到如今已经进化到通用能力。日前,在“点亮科技花火共创智能未来”论坛上,云迹科技提出,人类正在进入“大机器人时代”,产业范式将发生根本性转变。

  “大机器人时代”的故事主角,正在从美国公司,变为中国公司。

  何为“大机器人时代”,这个时代将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大机器人时代”有哪些机遇与挑战?论坛上,云迹科技CEO李全印携手产业界资深从业者围绕“大机器人时代”展开了深入探讨。

  超越单一本体,智能体迈向多元形态

  单一的智能狗、人形机器人都只能算是“小机器人”。所谓“大机器人时代”,按照云迹科技的介绍,是指机器人真正大规模地进入到人类社会,进入到更多场景,承担各种各样的角色。

  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机器人要进入多样化的价值空间,其形态必须与任务和场景深度适配。这就需要机器人具备多元形态,能够向多任务、多场景的适配性方向持续进化。

  目前,云迹科技已经在向着超越单一本体努力。

  招股书中,云迹科技的业务构成非常值得推敲。酒店是非常重要的场景,2025年前5个月营收8227万元,已成为全球最大酒店机器人供应商。酒店之外,云迹科技探索出工厂医疗机构、商业楼宇等场景,纷纷贡献了收入。

  通常而言,人形机器人最难的便是商业化探索,目前主流的模式通常是聚焦某一特定场景的定制化产品。比如Figure AI 主要聚焦的还是汽车工厂,以及物流仓储客户。但云迹科技却做到了多个场景的同步延伸,实现这一切的秘密藏在UP系列机器人中。这一代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智能体已经出现。

  对于UP机器人,云迹科技采用“一机多能,分时复用”的先进设计理念,为其设计了模块化结构,采取了“机器人UP+各类上仓”的组合模式,支持快速更换任务组件。“一机多仓”能够实现更大的兼容性,在酒店、工厂医疗机构、商业楼宇,能够分别实现如送物、清洁或环境监测等。UP系列机器人相当于具备了“一专多能”的能力,像“变形金刚”一样,基于实时需求与不同的场景,实现角色灵活转换。对于酒店,人形机器人最大的价值诉求就是尽可能将成本压制到与人差不多,甚至长期成本可以更低。单独为一个场景配置机器人,也许ROI过低。但当一台机器人就可以实现清洁、引导、送物等多种功能,性价比陡然提升。

  除酒店场景外,全球电子制造巨头立讯集团也与云迹科技达成了深度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推进立讯集团在全球生产基地的智能化升级。云迹创新的“工厂AI智能体”解决方案将全面赋能立讯集团全球生产基地,其系统在工业环境中的卓越表现,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全新范式。此次合作,也验证了云迹科技AI智能体生态系统(AIPRO)从酒店服务到工业制造的跨场景突破能力。

  得益于多个场景的共同提升,云迹科技2024年营收达到2.4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9%。今年,这种增势还在继续,前5个月营收8833万元,同比增长19%。

  增速变快,就是发生在2023年发布UP系列机器人之后。这是智能体从“人形独秀”到“形态多元”进化后,所体现出来的商业化潜力。

  为何云迹科技UP系列机器人能够迅速做到“一专多能”?

  AI大脑,为“躯壳”赋予“灵魂”

  一专多能的进一步进化,便是像人类“大脑”一样,能够学习、掌握、延展,也就是通用能力。

  通用能力的提升,意味着人工智能在视觉、语言、动作和空间理解等方面的能力正飞速融入机器人系统。这其中,AI便是智能体的“灵魂”,AI能力帮助机器人转变为能够有认知、有思考、可决策的智能体大脑。

  从云迹科技的实践看,支撑UP系列机器人的关键,仍然藏在招股书的业务构成中。

  按照场景划分,其他场景的收入贡献变得越来越大,2024年贡献941万元。这个场景主要是为客户提供定制机器人,以及HDOS(Hospitality Digital Operation System,AI智能体应用系统)。前者并不稀奇,是人形机器人公司克服商业化难题前期不得不做的业务。后者则是UP系列机器人背后的真正“大脑”。

  HDOS系统是承担统筹调度的“大脑”。旨在通过全链路闭环工作流与多设备生态互联,实现线下服务场景与线上数字能力的深度融合。在任务请求发生时,HDOS系统综合判断优先级、设备能耗等,几秒内完成任务分配,无需人工干预。以酒店为例,HDOS可串联住中全环节服务(从客房需求响应到清洁巡检),如同发出核心指令的中枢,消除传统服务断点,同时通过HotelGPT等交互入口提升用户满意度,最终实现“服务自动化-运营数字化-业务智能化”的阶梯式转型。

  HDOS系统目前能做到利用意图承接结果数据,通过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逐步适应不同地域、文化,提升系统准确率。在需求高峰期,通过大语言模型驱动的任务,重新分配资源,确保从硬件到工作流程管理等所有层面的灵活性。

  HDOS系统与UP机器人,如同人的大脑和躯体一样:一个负责运筹帷幄,一个负责决胜千里。它们并非简单叠加,而是深度耦合。

  从马斯克Optimus到Figure AI都在朝着这个方向演化。除了具备常规的运动能力、避障能力,自主能力演化已经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在这方面,云迹科技开创性地构建了“具身智能(机器人)+离身智能(AI系统)”双引擎驱动的智能服务生态。构建从环境感知、意图认知、智能决策到自主执行、闭环反馈的全链路AI智能化,打造了业界首个完整落地的服务智能体生态系统。

  自主闭环学习系统+模块化机器人的组合下,云迹科技正在展现前所未有的发展潜力。

  群体智能与环境共生,具身智能新范式

  从波士顿动力,到Optimus、Figure AI,人形机器人似乎都处在降成本、卖机器人的固定思路中。这使得人形机器人商业化与盈利极为困难。

  云迹科技则首次提出了生态的理念。从关注单体技术,转变为构建一个 “机器人本体+AI大脑+生态” 三位一体的完整协同体系和能力。

  云迹科技推出了AI驱动的专有机器人操作系统YJ-ROS,融合了使机器人能够自主移动的算法,还为机器人及功能套件提供主动综合AI支持,借助大模型技术监控及检查机器人状态及提供全天候预防性维保。这一系列功能下,机器人不再是信息孤岛,协同技术全面提升,机器人正朝着群体智能的方向进化。

  举例来说,2024年,云迹与美团外卖达成战略合作,通过机器人,为其提供“平台下单—骑手接单—机器人送达房间”的全链路闭环配送服务。充分验证了生态协同模式的可扩展性与商业价值。

  生态协同正在成为云迹科技的重要潜力方向。通过 “机器人本体+AI大脑+生态” 的耦合,机器人将以更先进的技能、更强的环境适应性与衔接能力,真正规模化为人类社会创造价值。规模化能力形成,意味着“大机器人时代”的未来已经不远了。这也是论坛上与会嘉宾的“共识”——对于当前发展热潮,有与会嘉宾指出,具身智能机器人将成为下一个市场价值万亿的革命性产品,而决定胜负的不只是形态差异,还有数据、模型与智能的能力之争。

  反映到盈利模型上,生态体系带来了更高的毛利,云迹科技的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亏损正在大规模缩减。从2022年至2024年,云迹科技毛利率分别为24.3%、27.0%、43.5%,逐年提高。净利润分别为亏损3.65亿元、亏损2.65亿元、亏损1.85亿元,亏损逐年收窄。

  从目前的成果看,云迹科技已经初步打造出了一个大机器人时代的雏形。这个生态体系中,HDOS系统是AI大脑,负责自主闭环学习能力的提升。UP系列机器人则是前端机器人工具,负责提供更丰富的功能、提供更具性价比的工具。依托YJ-ROS系统构建的生态体系,能将更多机器人连接起来,形成群体能力,最终丰富收入模式,提供更好的盈利能力,从而支撑生态良性运转。

  云迹科技CEO李全印表示:机器人的价值不再仅仅取决于本体的炫技,而在于构建“多模态本体 + 强大AI大脑 + 开放生态”三位一体的协同系统。“只有当机器人真正融入千行百业的真实场景,形成规模化、可进化的群体智能,才能为社会创造温暖而普惠的价值。”

  这套“机器人本体+AI大脑+生态”的大机器人雏形,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随着云迹科技技术能力的持续进化,更大规模的机器人协同建立,人类波澜壮阔的“大机器人时代”即将到来。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