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增长,不少人会出现关节酸痛、上下楼费劲的情况,甚至被诊断为骨关节炎。关节健康到底该怎么维护?软骨为啥这么重要?氨糖对软骨有何作用?针对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骨科主任医师张智海进行权威解答,帮助大家科学守护关节。
Q:健康的关节里都有啥?软骨起什么作用?
A:一个健康的关节就像一台“精密轴承”,少了哪个零件都不行,主要包括骨骼、软骨、滑膜、关节囊和滑液等部分。软骨就像是关节的“缓冲垫”,它覆盖在骨骼末端,能避免骨头直接“硬碰硬”摩擦,还能像弹簧一样吸收走路、跑步时的冲击力,比如我们跳一下,软骨能帮关节分散大部分压力,让活动更顺畅。
Q:软骨是“活”的吗?能自己修复吗?
A:软骨确实是“活”的组织,它由软骨细胞和基质(包括胶原蛋白和蛋白聚糖)组成。软骨细胞会不断合成和分解基质,进行新陈代谢。修复能力则通过软骨细胞的增殖和基质合成来实现,但这种能力有限。随着年龄增长,软骨细胞的活性和数量下降,基质合成减少,分解加快,导致软骨变薄、弹性下降,甚至出现磨损和裂缝,这是骨关节炎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Q:骨关节炎如何治疗?
A:《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21年版)》指出,骨关节炎患者的治疗应阶梯化,基础治疗是所有患者的首选和全程必备措施。骨关节炎的治疗主要分三类,基础治疗包括:控制体重、选择低冲击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增强肌肉力量、使用护具等。药物治疗包括: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外用或口服)、止痛药以及氨糖等。手术治疗包括:对于晚期患者,可能需进行关节镜清理、截骨或关节置换。此外,骨关节炎患者在生活中需注意避免长时间爬楼、爬山、提重物;注意关节保暖;运动前充分热身。
Q:治骨关节炎的药有哪些?分别有什么作用?
A:常用的药物主要分四种,作用各不相同。缓解症状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主要用于止痛抗炎。改善病情的药物:如氨基葡萄糖(氨糖)、硫酸软骨素等,可能帮助延缓软骨破坏、促进修复。关节腔注射药物:如透明质酸钠、糖皮质激素,适合口服药效果不好的情况。营养补充剂:如钙剂与维生素D,用于协同保护骨骼与关节健康。
Q:氨糖到底是什么?对软骨真有好处吗?
A:关节软骨的健康需要持续的营养供应,而氨糖(氨基葡萄糖)就是构建和修复软骨的一种关键“基础材料”。人体可通过葡萄糖和谷氨酰胺合成氨糖,但随着年龄增长,合成能力下降。外源性补充氨糖可提供合成软骨基质所需的原料,促进蛋白聚糖和胶原蛋白的合成,抑制炎症因子如IL-1β和TNF-α的表达,从而减缓软骨磨损、支持修复。
Q:医生怎样看待口服氨糖?有权威指南推荐吗?
A:目前,国际医学界对氨糖的疗效仍存在讨论,但部分权威指南(如欧洲骨质疏松和骨关节炎临床经济学会2019年发布的多个骨关节炎管理指南和共识)将其列为膝骨关节炎的长期基础管理药物之一,认为其对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有轻度到中度的作用,同时不建议氨糖和软骨素联合使用。国内权威指南(《中国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24版)将氨糖作为关节软骨保护剂,被纳入骨关节炎的药物治疗体系,尤其适用于早、中期的骨关节炎患者。
Q:哪些人适合补氨糖?
A:氨糖主要适用于早期和中期的骨关节炎患者,尤其是表现为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但软骨尚未严重磨损的人群。对于希望通过营养补充方式维护关节健康的中老年人,也可在医生指导下考虑使用氨糖。通常情况下,服用氨糖4-12周后,患者可能开始感受到症状改善,一个标准疗程建议至少连续服用6个月以上。
Q:氨糖有片剂、液体、贴剂,哪种吸收更好?
A:口服剂型包括片剂、胶囊、粉剂、液体等,其吸收主要在小肠,生物利用度因配方和载体不同而异。其中,液体剂型由于已是溶解状态,省略了药片在胃肠道崩解的过程,通常吸收速度更快,生物利用度也更有优势。贴剂、喷剂等外用剂型属于局部给药,外用药物透皮吸收率在5%-10%之间,氨糖分子量较大,很难穿透皮肤屏障到达深层关节,因此吸收率很低,效果远不如口服。
在临床中,有些老年人服用大片剂药物出现吞咽困难的情况,这与人体的吞咽机制和食道结构有关。人体的食道存在几处生理性狭窄,大药片或胶囊容易卡在这些位置。有研究表明,随着年龄增长,食道肌肉的蠕动功能和协调性会下降,这使得推送药片的力量减弱,更易发生滞留。
Q:吃氨糖有副作用吗?哪些人不能吃?
A:常见的副作用主要是肠胃不适、轻度头痛等。以下几类人要慎用或禁用。对甲壳类海鲜过敏的人群(普通氨糖多从虾蟹壳提取);孕妇、哺乳期女性(安全性没有明确数据);糖尿病患者(要监测血糖,避免影响血糖控制);吃抗凝药(比如华法林)的人(可能会有药物相互作用)。
Q:日常如何保护关节?
A:保护骨关节健康是一场“持久战”,关键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运动要选对,游泳、快走、瑜伽对关节友好,别做爬山、深蹲、跳绳这类冲击大的运动;第二,控制体重,体重每多1斤,膝盖受力多3斤,胖人减体重是保护关节的关键;第三,吃对食物,多吃含维生素C的水果(帮助合成胶原蛋白)、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比如牛奶);第四,少做伤关节的事,别长时间蹲跪、提重物,避免关节受凉;第五,练肌肉,大腿、小腿肌肉练强了,能像“支架”一样保护关节。
保持关节健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早预防、早干预才能避免年纪大了“走不了路”。如果关节持续疼痛不缓解,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别自己硬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