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2年年底个人养老金制度从试点到全面推开,到如今已经快三个年头了。许多投资者也从此前的观望转为了买入。而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更是收获了一份令人惊喜的“成绩单”。随着产品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相关养老金的产品池也在不断扩容。
中国证监会网站近日公布了最新一期《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数量迎来再度扩容。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30日,个人养老金基金数量已达302只,较二季度末新增8只。
从标的来看,此次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的扩容,呈现鲜明的“精准适配”特征。新增的8只产品中,5只为指数增强基金,覆盖中大盘风格的中证500指数与大盘风格的沪深300指数;另有2只FOF(基金中基金)及1只ETF联接基金。

数据来源:中国证监会网站
指数增强类中大盘宽基,成为市场共识
从投资角度来看,中大盘指数波动性相对较低,长期收益稳定性较强,与养老资金“追求稳健增值、匹配长期负债”的属性高度契合。
以本轮新增的两大指数增强基金为例:中证500指数其成分股多为细分行业龙头,兼具成长潜力与估值韧性,成分行业结构与“新质生产力”存在明显的深度共振,使其成为承接政策红利、捕捉产业升级机遇的优质载体。指数中专精特新企业含量近30%。
沪深300作为A股核心宽基,基本上代表了中国A股市场的大局,标的成分股占到国内股市全部规模的60%以上,是中国股市的“晴雨表”也是养老资产配置的“压舱石”。
宽基指数养老基金整体收益优势明显
而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宽基类养老基金在2025年的收益令人满意,也让投资者对于此类产品的偏好增强。
数据显示,截至10月20日,全市场302只个人养老金基金中,仅2只年内收益为负,其余300只全部实现正收益,平均单位净值涨幅超15%。而在这其中宽基指数类产品更是表现优异!跟踪科创板、创业板指数的指数基金Y份额具备更强弹性,相关产品的收益明显强于养老FOF
细分来看年内涨幅最高的15支产品几乎全被宽基指数基金所包揽。其中天弘中证科创创业50ETF联接Y以46.37%的年内涨幅领跑;易方达中证科创创业50ETF联接Y、鹏扬中证科创创业50ETF联接Y紧随其后,年内涨幅均超45%;华夏中证科创创业50ETF联接Y、国泰民安养老2040三年Y、华安创业板50ETF联接Y、华安创业板50Y、交银创业板50指数Y等年内业绩回报均超40%。
宽基指数类养老基金年内收益领先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截至:2025.10.20
规模方面同样给力,截至二季度末,290只个人养老金Y份额规模合计124.05亿元,较去年末增长35.7%;产品数量较去年末增加10.27%。值得关注的是,首批个人养老金指数基金推出仅半年多,总规模已突破15亿元,相比去年末增长近4倍。其中,华泰柏瑞中证红利低波ETF联接Y以1.87亿元规模居首,较2024年末增长312%;易方达科创板50ETF联接Y、华夏中证A500联接Y等产品规模也近1亿元。
但与此同时,不同的产品收益差距也在拉大,在最拥挤的沪深300指数赛道,出现了12只被动型基金、10只指数增强型基金。不过,指数增强型基金的加入也让业绩出现了显著分化。
以沪深300为例,截至目前,今年以来沪深300指数收益14.72%,相关指数基金的收益则在7%至28%之间,整体相差4倍。因此如何选择基金也成为了投资者需要关心的问题。
沪深300养老基金收益差距明显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截至:2025.10.20
但需注意,尽管目前部分养老基金整体收益表现较为积极,但潜在风险仍是不可忽略的因素,由于指数基金Y份额产品是被动投资型产品,不会有基金经理来主动管理波动风险,因而对于投资者而言在投资时要充分了解不同类型Y份额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
比如科创板指数基金Y份额产品收益弹性高,但净值波动也会较大,投资者切忌看到短期高收益就盲目投资,而忽视了波动风险。此外,个人养老金投资具备投资周期较长的特性,投资者也应保持长期投资视角,避免因产品短期业绩而进行非理性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