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股缩量下行,创业板指和科创50集体重挫,分别下跌5.71%和6.16%,资金抱团红利,银行和煤炭板块逆势上涨。
经济数据方面,上周接连公布9月进出口、通胀、社融数据。
9月出口(以美元计价)同比增长8.3%,较8月增长3.9pct。
9月出口高增有去年同期基数偏低的贡献,环比的2.1%基本持平季节性。出口的韧性表现和高频数据吻合,9月集装箱吞吐量同比较高,PMI新出口订单指数亦环比上行。
9月进口增速较高,同比增长达7.4%,其中铁矿砂、铜、集成电路增速较快。广发宏观团队认为,进口加速可能和政策性金融工具及“两重”项目开工带动有关,是否有连续性值得后续继续观察。如果确认是项目开工带动,则对于四季度投资好转会有一定指向意义。
9月CPI同比-0.3%(前值-0.4%),核心CPI同比+1.0%(前值+0.9%);PPI同比-2.3%(前值-2.9%)。
自2024年4月以来,CPI同比和PPI同比首次同时回升:9月CPI同比降幅收窄,基数回落是主因,环比弱于季节性,主要受猪肉、能源和服务价格拖累;核心CPI连升5月、创近19个月以来新高,家用器具等核心消费品价格延续偏强;PPI同比降幅连续2月收窄,环比连续两月持平(此前连续8月为负),“反内卷”、有色相关行业价格回升明显。国盛宏观团队认为,需跟踪PPI同比回升的可持续性,中性情形指向2026年PPI同比转正的可能性提升,短期紧盯“反内卷”。
9月社融同比增速为8.7%,M2同比增速8.4%,M1同比增速7.2%。
根据申万宏源证券分析,9月金融数据中最突出的变化是M1同比增速“跳升”,这一变化或主要源于财政支出力度增强。9月财政存款减少8400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减6042亿元;即便考虑到政府债净融资同比少增3457亿元,财政支出力度仍属积极。
居民贷款表现仍偏弱,消费贷贴息政策刺激效果有限,居民部门对债务仍秉持审慎态度。从数据看,居民贷款新增3890亿元,同比少增1110亿元,消费贷贴息政策或尚未明显推动居民贷款回暖。企业贷款仍以短期融资为主,企业对投资仍持观望态度。
海外方面,上周关税博弈缓和,美银行信贷经历信任危机。
上周中美贸易摩擦显现缓和迹象,10月15日,贝森特发言称,考虑延长关税休战期换取中国稀土出口推迟管制。此外,贝森特还于近日表示局势“大幅缓和”。
10月18日上午,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举行视频通话,双方围绕落实今年以来两国元首历次通话重要共识,就双边经贸关系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建设性的交流,同意尽快举行新一轮中美经贸磋商。
资金面方面,10月16日,两融余额升至2.46万亿元,上周两融余额延续增长态势,但提升斜率略有放缓。南向资金上周维持流入态势,上周合计流入450.89亿元,上周港股大幅调整,南向资金周度流入规模不降反而大幅提升,反映市场信心。
上周中美博弈抑制市场风偏,同时市场对科技成长股过高估值水平的担忧逐渐发酵,前期表现亮眼的科技成长板块集体杀跌。资金避险行为或需要等待不确定性消退,目前市场聚焦于四中全会、美联储议息会议、APEC峰会中美领导人是否会晤等关键事件。
短期市场或有继续下探的风险,但中长期来看,牛市难言结束,回调或恰是积极配置的良机。建议关注中证A500ETF(159338),一键打包行业龙头,把握中国经济中长期企稳回升的战略性机会。
风险提示:
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无论是股票ETF/LOF基金,都是属于较高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证券投资基金品种,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基金资产投资于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会面临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提请投资者注意。
板块/基金短期涨跌幅列示仅作为文章分析观点之辅助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保证。
文中提及个股短期业绩仅供参考,不构成股票推荐,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