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震荡加剧,商品期货正展现出独特的资产配置价值。
近期A股市场整体呈现高位震荡格局,贵金属板块波动加剧。伦敦金现货价格在突破4380美元/盎司新高后迅速回落,与此同时,A股市场整体呈现调整态势,上证指数未能守住3900点关口。随着市场不确定性增加,投资策略正从前期追逐高收益转向风险防控。
01黄金高位震荡,股市风险防控需求提升
当前黄金市场持仓量处于历史高位,交易所已采取风险提示措施。黄金的波动率已升至历史较高水平,市场拥挤度加剧了短期调整风险。10月17日,上海期货交易所宣布自2025年10月21日(星期二)收盘结算时起,将黄金期货涨跌停板幅度调整为14%,套保持仓交易保证金比例调整为15%,一般持仓交易保证金比例调整为16%。这一举措旨在降低交易杠杆,防范价格剧烈波动带来的风险。与此同时,A股市场整体呈现调整态势,上证指数未能守住3900点关口,市场避险情绪升温。在这一背景下,投资者需要寻找与股票市场相关性较低、且具备独立逻辑的投资品种。
02 AI与能源转型对铜需求的双重挤压
AI算力竞赛与能源转型共同推高铜需求,使其从传统工业金属升级为“科技+能源”双驱动的战略资源。
一个10MW的中型AI数据中心仅电力线缆的铜消耗量就达上百吨,相当于数百辆新能源汽车的用量。此外据行业估算,混合电动汽车的铜用量约为40公斤至60公斤,插电式混合电动汽车约为60公斤,而纯电动汽车的铜用量高达80公斤至83公斤。大型车辆如纯电动大巴的铜用量更是高达224至369公斤。
而在这种高需求下,全球铜供应体系却面临“扩产难、运输险、气候扰”三重困境:
1、扩产周期长:铜矿从勘探到投产需15年以上,2030年全球新增产能仅300万吨,但需求增量达800万吨,供需缺口或超500万吨/年(占2025年总产量20%)。
2、地理错位与地缘风险:南美(智利、秘鲁等)储产量占全球40%以上,但冶炼加工集中在中国(精炼铜消费占全球58%)。特朗普拟对进口铜征50%关税,试图推动美国供应链自主,但本土产能短期难替代。
3、气候变化威胁:全球12个主要产铜国面临干旱风险,智利阿塔卡马沙漠等核心产区依赖高价淡化海水(成本是地下水5倍),开采成本攀升威胁供应稳定性。
此外,今年美国对铜产品加征关税,期望借此方式吸引资金重新启动该国铜矿开采及冶炼产能。但美国建立铜产业链自给的难度较大,即便政策推动,短期内也难以形成有效产能。
在需求持续增长而供应约束不断加剧的背景下,铜已成为全球产业竞争的核心战略资源。
03铜:供给刚性下的投资价值
与黄金相比,工业金属特别是铜的供给端逻辑依然坚实。全球铜矿供应面临刚性约束,2025年上半年全球铜矿产量仅增长1.5%,LME铜库存降至13.9万吨的近五年低位。铜金比已跌至近几年的新低区间。这一极端比值暗示了铜价相对于黄金被显著低估,历史上类似极端情况后往往出现大幅修复行情。
铜价走势与A股市场相对独立,商品期货特性使其能够规避股票市场特有的风险因素,成为当前市场环境下有效的分散投资工具。
04大成有色ETF可有效规避当前有色股票类风险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大成有色金属期货ETF(159980)显示出独特配置价值。该产品是全市场唯一跟踪上海期货交易所有色金属价格指数的ETF,底层资产为铜、铝、铅、锡、锌、镍等有色金属期货。与股票类有色ETF相比,商品期货ETF具有多重优势:直接对接商品期货,规避个股风险;交易机制灵活,可多空双向操作;与股市相关性较低,有效分散风险。大成有色ETF(159980)近期资金流入明显,截至10月17日,大成有色ETF(159980)近25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6.59亿元,基金规模已达21.08亿元,创成立以来新高。
截至10月20日早盘,大成有色ETF(159980)高开上扬,表现活跃。
机构分析认为,未来一段时间,铜市的投资逻辑将继续围绕供给约束展开。大型铜矿更长的投产周期意味着短期产能释放有限。而人工智能与新能源领域的需求增长将为铜价提供长期支撑。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美元走弱有望进一步提振有色金属价格。投资者可通过大成有色ETF(159980)参与这一趋势,把握独立于股市的另类投资机会。相关场外联接基金(A类:007910;C类:007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