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CPO概念一早上就拉得挺猛,剑桥科技、景旺电子直接涨停,中际旭创、天孚通信这些核心标的涨超8%,整个板块热度拉满。创业板指也跟着冲了2.5个点,算力硬件这条线明显是当前市场的主攻方向。
问题来了:这波行情到底有没有基本面支撑?还是纯粹炒预期?
我们来盘一盘。兴证那边的产业链调研显示,1.6T光模块的需求最近连续被上修。最初市场预估2026年全球需求在700万到1000万只之间,后来调到1500万,现在直接干到2000万只,而且还有继续往上走的可能性。驱动因素很明确——海外大客户在加速部署GB300和后续的Rubin平台,AI训练和推理对网络带宽的要求越来越高,倒逼光模块升级提速。
更关键的是节奏。从800G转向1.6T,产业周期压缩到了不到两年。对比云计算时代100G到400G用了四五年,这次迭代速度明显加快。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头部厂商的产能锁定变得极其重要。部分客户已经开始提前抢明年的产能,谁有产能,谁就能吃下这波红利。
从受益环节来看,最直接受益的当然是光模块整机厂,比如中际旭创、新易盛、剑桥科技,它们是直接出货的;其次是光引擎和光芯片环节,技术壁垒高,利润空间也更厚。天孚通信作为光引擎主力供应商,股价反应这么强,不是没道理的。
还有一个信号值得注意:创50ETF今天盘中净申购7200万份。这只基金前十大权重股里,中际旭创、新易盛都占了不小比重。资金借道ETF进场,说明机构层面已经在用行动投票,押注AI算力中长期景气度。
当然,短期波动肯定存在。市场情绪、估值切换、甚至海外关税政策都可能造成扰动。但目前来看,1.6T需求上修带来的业绩弹性,已经不是停留在PPT阶段的概念了。行业总需求翻倍往上走,龙头企业利润大概率会超出市场现有预期。
所以,这波算力硬件的上涨,表面看是题材炒作,实则背后有清晰的产业逻辑在推动。关键变量接下来就是两点:一是实际订单能不能兑现到2000万只的量级,二是产能爬坡进度是否跟得上需求节奏。目前颗粒度下,还没看到具体客户名单和订单细节,这块信息是缺失的。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AI基础设施的投入节奏比很多人想的要快。谁能在1.6T这轮放量中稳住份额、跑通良率,谁就能在下一阶段卡住身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