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20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150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比2024年全年和2024年同期分别加快0.2、0.4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表示,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实现全年预期目标有基础、有支撑。
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三季度增长4.8%。对于三季度GDP增速有所回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称,主要是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结构调整压力较大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近期宏观调控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比如,出台实施《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下达第四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加强“两重”项目组织调度等,有助于形成政策合力。专家普遍认为,四季度宏观政策协同性和针对性将进一步提升,将推动2025年经济平稳收官。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
新动能稳步成长
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6%,增速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5和3.4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司副司长王新表示,装备制造业占比持续提升,“压舱石”作用明显。前三季度,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比重达35.9%,已连续31个月超过30%。
工业品出口彰显韧性,企业产能利用率环比回升。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3.3%,增速较1至8月回升0.3个百分点。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为74.6%,较二季度回升0.6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旧动能转换按下了“快进键”。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锂离子电池制造、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电机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9.8%、22.9%、17.1%;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平板电脑等换新类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9.7%、27.1%、9.5%。
与此同时,服务业平稳增长,现代服务业发展良好。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2%、9.2%、5.8%、5.6%。
提振消费政策持续显效
服务零售增长较快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5%,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年全年分别加快1.2个、1.0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以旧换新等提振消费系列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拓展,各类新型消费较快发展。”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司司长于建勋表示。
今年以来,相关部门分四批向地方下达了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继续发挥经济增长主引擎作用。
按消费类型分,前三季度,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6%;餐饮收入同比增长3.3%。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在扩大服务消费系列政策措施带动下,服务消费需求加速释放,有力拉动消费市场增长。”于建勋表示。
投资方面,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降,制造业投资较快增长。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0.5%。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1%,制造业投资增长4.0%,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3.9%。
“投资增速下降主要受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影响,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项目投资同比增长3.0%。”国家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司司长翟善清表示。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对上证报记者表示,四季度财政政策将继续积极作为,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加快落地,重点支持设备更新、基础设施补短板及民生改善,增强经济增长后劲。
积极因素在累积
实现全年目标有较多有利条件
展望下阶段,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内在逻辑没有变,经济平稳运行的支撑条件也没有变,实现全年预期目标仍有较多有利条件。
从发展动能看,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为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科技创新持续赋能产业创新,新产业新动能茁壮成长,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中国经济正在换上新的增长引擎。
从发展支撑看,宏观政策持续显效将为经济平稳运行保驾护航。今年我国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对于稳定经济运行功不可没。在程实看来,四季度宏观政策协同性和针对性将进一步提升,助力稳预期、强信心,推动2025年经济平稳收官,为“十五五”顺利开局奠定坚实基础。
“我国有充足的政策空间、丰富的政策工具、常态化的政策储备,能够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
先行指标和高频指标也释放积极信号。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2个月回升;10月上旬,流通领域一些重要工业品价格继续回升,有利于企业盈利状况改善。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称,实现全年预期目标有基础有支撑,但也需要付出艰苦努力。要有效发挥各项政策效能,统筹好短期增长和中长期发展,推动新旧动能平稳转换,持续深化关键领域改革,不断提升经济发展内生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