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四季度以来,兴业基金ETF业务发展按下加速键,从上证180、中证A500,到科创综指、自由现金流,ETF产品线从宽基逐步向行业主题有序推进。近日,兴业基金紧跟金融行业科技转型趋势,推出兴业中证金融科技主题ETF,希望能够让更多投资者分享到金融科技发展的成果。
兴业基金指数投资团队负责人、基金经理徐成城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详细介绍了此次ETF新品的布局思路。徐成城表示,金融企业的科技转型趋势将进一步推动行业景气度提升,在A股行情持续活跃的背景下,兼具金融与科技双重属性的金融科技主题ETF可能会有较为突出的弹性表现。
把握金融行业科技转型机遇
今年以来,金融科技ETF凭借高弹性的亮眼表现,一度超越证券ETF成为新晋市场风向标。
徐成城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一方面,金融科技企业自身和券商有着紧密的业务联系,而券商的业绩与股市表现关联度较高;另一方面,金融行业近年来积极探索科技转型,在科技领域加大投入,金融科技企业的景气度也随之提升。在双重因素的叠加作用下,金融科技ETF的表现更具弹性和锐度。
“随着无风险利率下降和利差收窄,传统的金融行业收益下行趋势不可避免,如果想要获得第二增长曲线,就不能停留在过去依赖利差生存的阶段,势必要通过科技转型拓宽收益来源,包括支付、财富管理、风险控制等环节都需要科技的赋能,金融机构自然会增加和科技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徐成城分析。
作为金融和软件板块的结合体,徐成城表示,金融科技行业由于技术壁垒较高,很容易形成龙头效应,未来业务增长前景将显著受益于金融行业的科技转型诉求。另外,徐成城提到,目前国家积极鼓励推进普惠金融发展,降低投资理财、资产配置门槛离不开数据和技术的支持,无论是行业自身还是政策维度,都给金融科技行业带来了激励导向。
如果将视野进一步拓展到外围市场,在徐成城看来,金融科技行业还背负着提高人民币国际支付流通份额的重要使命:“当前中国的经济体量和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体系中的占比是不匹配的,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人民币都需要拓展在国际支付流通领域的市场份额,这不仅依靠长期信用积累和国家信用背书,科技在支付、流动等环节的广泛应用同样至关重要,这将是未来金融科技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契合股东方金融科技发展方向
除了看好行业自身的发展潜力之外,徐成城透露,此次兴业基金布局金融科技ETF,也与股东方兴业银行发展金融科技的方向十分契合。
“相对来说,金融相关从业人员对于金融科技的发展更加重视,也更看好其投资价值,大部分投资者可能对于金融科技还没有建立充分的认知。”因此,徐成城表示,公司希望通过布局金融科技ETF,将金融科技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推广,让更多的投资者分享金融发展的成果。
得益于银行系公募的禀赋优势,兴业基金此前在擅长的固收领域积累了丰厚的投资经验与完备的产品体系。伴随市场、行业和自身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近年来兴业基金积极拓展权益业务,尤其是在ETF产品线上,从宽基起步,逐步拓展到细分主题赛道和策略指数,在具备广阔成长空间的被动投资领域寻找差异化布局方向。
徐成城介绍,作为兴业银行控股的公募基金公司,兴业基金紧跟集团发展战略与金融科技步伐。并且,公司对于金融行业整体发展演进有着切身的理解,虽然部分资产在过去几年的市场结构调整中表现并不占优,但未来随着科技持续赋能,金融行业有望通过科技转型迎来新一轮提升突破。
“市场仍处于行情启动的阶段,当前科技领域竞争加剧,我国在科技领域的储备和后发优势有望进一步推动科技成长类资产的估值抬升。在利率下行周期,成长风格本就受益于流动性宽松环境,再加上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将过去积累的收益用于科技转型,这些因素将共同推动金融科技领域的估值重塑。”徐成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