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届广交会第一期刚刚落下帷幕,这场以“先进制造”为主题的盛会,不仅吸引了来自全球222个国家和地区的157946名境外采购商线下参会,环比增长6.3%,更成为观察中国外贸转型升级的重要窗口。在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的当下,广交会人气不减、订单不断,被外界视为全球市场对中国投下的“信任票”。而本届展会首次启用AI巡展、设立智慧医疗专区、举办外贸优品拓内销对接活动等新举措,也展现出广交会正从传统交易平台进化为集创新展示、供需匹配与产业协同于一体的全球化生态枢纽。
展示新质生产力:中国智造赢得全球认可
这届广交会最亮眼的标签无疑是“新质生产力”。参展企业中,拥有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小巨人”等称号的企业首次突破1万家,占总数近一半。其中,服务机器人专区汇聚了46家行业领先企业,高空幕墙清洁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智能仿生手等产品引发海外采购商强烈兴趣。广州高擎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的万元级迷你机器人在美韩销量翻倍;万宝冰箱凭借抗紫外线、宽温域制冷技术,在东南亚和非洲市场营收同比增长超20%;凌度智能的高空清洁机器人因节水高达95%,在中东地区斩获超百万美元订单。这些案例表明,中国企业已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创造,以技术创新解决实际痛点的能力,正成为中国产品出海的核心竞争力。正如沙特采购商奥萨马所言:“现在人们明白中国的品质真的很好。”
展城融合与多元体验:打造“广交会+”生态圈
本届广交会不仅是贸易平台,更是一场城市营销盛宴。广州借力即将开幕的十五运会,在展馆内外营造浓厚氛围——首设离境退税专区、举办“食在广州·品味全运”音乐美食节,粤剧表演、非遗手工艺轮番登场,让外国客商在洽谈之余也能感受岭南文化魅力。巴西采购商阿耶克萨德·圣地亚哥特意购买了十五运会吉祥物,“有机会想专门来看比赛”。与此同时,云浮同步举行RCEP产业合作大会,东莞、中山等外贸基地组团亮相,首届广州国际汽车产业出口展览会同期举行,形成“展中展”“展外展”的联动格局。这种展城融合、区域协同的模式,有效放大了广交会的溢出效应,让更多城市和企业共享国家级展会红利。
内外贸双轮驱动:破解出海风险的新路径
面对美国市场波动和关税压力,越来越多企业选择“两条腿走路”。本届广交会首次设立“外贸优品拓内销对接活动”,吸引80家国内采购商和服务商参与。京东、淘宝、工行等平台和机构现场提供渠道对接、金融支持和营销策略指导,帮助出口企业打通内销堵点。像张见芝这样的外贸工厂主坦言:“转做国内市场压力大,但更稳妥。”这一创新尝试,反映出中国企业在复杂环境中寻求平衡的战略思维。商务部官员指出,此举旨在“以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为企业提供缓冲”,推动内外贸资源双向赋能。当外部不确定性加剧时,依托国内大市场进行战略回旋,已成为中国企业增强韧性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