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破52,全市场都在抢
现货白银刚突破52美元/盎司,这已经不是小打小闹了。伦敦银现年内涨79%,把黄金62%的涨幅甩在身后,韩国那边银条销售额同比暴涨13倍,连商业银行都宣布从20号起暂停销售——市场已经热到没货可卖的地步。
我们来盘一盘,这轮行情到底怎么起来的?
逼空+缺货,双杀逻辑
最核心的一点是:伦敦市场的流动性正在枯竭。自2021年中以来,伦敦白银库存下降了约三分之一,自由流通库存从8.5亿盎司锐减到只剩2亿左右。为什么?一方面是矿产供应跟不上,另一方面,光伏等工业需求在持续吸走实物白银,再加上投资者囤积、ETF长期持有,能动的库存越来越少。
更要命的是,前期有不少空头押注银价不会大涨,结果现在价格冲上来,他们不得不高价买回平仓。这就是典型的逼空行情——越涨越要买,越买就越涨。而COMEX白银租赁利率一度超过40%,说明现货极度紧张,借钱还银子的成本高得离谱。
这种局面下,任何一点新增资金都会被放大。国投瑞银白银期货LOF基金A类份额单日限购100元,C类1000元,三天内第二次升级限购,就是为了防套利资金进来“薅羊毛”。场内溢价5.6%,T+2到账就能无风险套利,你不拦,规模瞬间翻倍,管理难度直接失控。
工业属性+金融属性,双重驱动
白银和黄金不一样,它一半以上的需求来自工业,尤其是太阳能。花旗预测今年光伏要用掉近30亿盎司白银,占总需求七成以上。全球制造业修复、新能源扩张,这是实打实的需求支撑。
同时,美联储降息预期兑现、地缘不确定性上升,避险情绪也在推高贵金属的金融属性。两股力量叠加,白银就成了表达“多通胀”预期的最佳工具之一。它的市值比黄金小得多,波动天然就大,一旦趋势形成,涨得比黄金猛,跌起来也会更狠。
关键变量在哪?
目前看,利好基本price in了。美联储10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已高达98%,再往后还有多少空间?不确定性反而在增加。高盛判断,伦敦的紧张会逐步缓解——因为高价正在促使白银从美国回流。库存一旦松动,逼空逻辑就会弱化。
另一个隐患是,国内这只白银LOF基金被动跟踪期货主力合约,不择时、不调仓,净值完全跟着价格走。但价格已经在绝对高波区域,短期投机情绪过热,回调风险必须警惕。
所以,接下来盯两个信号:一是伦敦库存是否企稳回升,二是光伏订单有没有持续放量。如果基本面接不住当前价格,那这波“补涨行情”可能就是最后一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