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日前正式发布2025年《国家风险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已是中国信保连续第21年发布年度国别风险评估成果。此次《报告》系统评估全球主要国家政治、经济、法律及营商环境风险,研判外债、汇率、就业等经济走势,并首次纳入重点展会等实用信息,为我国企业海外投资布局、风险防控与市场开拓提供了重要参考。
中国信保称,发布《报告》的目的在于对企业出海的“赋能”与“护航”,在剖析风险的同时,结合中国企业实践,提供风险缓释策略、合规经营建议以及重点领域合作机会,引导企业将风险管控融入项目全过程,实现稳健经营。
中国信保董事长王浩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信保始终以“履行政策性职能、服务高水平开放”为己任,聚焦主责主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支持企业行稳致远。
记者了解到,今年的《报告》更加注重“回应关切”,力求回答“机会在哪里”“风险在何方”“企业该怎么做好风险防范”等关键问题,助力企业实现从被动避险到主动布局的升级。同时“实用价值”更加突出,今年的《报告》首次纳入重点展会内容,覆盖参展时间、展会地点与对接渠道等关键信息,切实助力企业开展市场行动。预警前瞻方面,今年的《报告》紧扣重点国别的年度热点事件、最新政策动态,提供深入剖析和独家解读。“报告密切跟踪重点国别最新政策动态、政局情况、选举周期与社会风险,对潜在风险进行深入剖析,为企业提供前瞻性风险预警,助力企业化被动应对为主动管理。”中国信保方面表示。
以非洲为例,《报告》指出,非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旺盛,合作空间广阔。非洲大部分国家基础设施薄弱,部分国家对电力、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领域存在较大缺口。
此外,非洲消费市场活跃,潜力不断释放。《报告》认为,非洲拥有全球最年轻、增长最快的人口结构,中产阶级群体持续壮大,消费能力显著提升,已形成规模超过13亿人口的巨大消费市场。非洲市场对消费品、电子产品等需求旺盛,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出口与投资空间。
中国信保总经理盛和泰在解读《报告》时指出,当前,我国外经贸合作面临一定的风险和挑战。但展现出强大韧性,并在多个维度形成了系统性优势与机遇。一是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为对外经贸工作提供了根本保证;二是积累了应对经贸摩擦的丰富经验;三是全球南方深化合作开辟出新发展空间;四是多元化市场成功范式不断涌现;五是服务贸易增势良好培育新动能。“展望2026年,不同国家经济发展分化,要求我们更加关注风险变化动态;竞争加剧引发多重风险,要求我们更加重视信用风险管理;主权债务压力适度缓解,要求我们更加稳妥推进主权项目。”
据介绍,该《报告》分为《国家风险分析报告2025——40个重点国家风险分析》和《国家风险分析报告2025——全球投资风险分析、行业风险分析和企业破产风险分析》两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