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中国时尚体育季(江苏站)暨中国休闲体育嘉年华活动登陆南京江北新区。在活动现场,街舞、腰旗橄榄球、速度轮滑、户外运动嘉年华等诸多特色赛事轮番举办,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舞者、运动员和市民群众积极参与。
近年来,南京以举办高水平国际赛事与接地气的群众活动为抓手,通过服务体系提档升级,将运动空间“嵌”入城市肌理,统筹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协同发展,让全民健身真正融入百姓日常生活。走进南京浦口区,无论是晨曦微露的社区健身广场,还是华灯初上的体育公园,随处可见群众运动的身影。位于该区的南京青奥体育公园网球场2023年开业后,市民陈雷每周都会跟朋友来挥上两拍。“过去要到处找运动场地,现在家门口就有免费的‘健身房’,非常方便,周均体育锻炼的时间比过去增长了一倍,既丰富了生活,又增强了体质。”陈雷说。
为了解决市民“健身去哪儿”以及老城区和人口密集区健身设施缺乏等问题,南京结合城市更新,充分整合利用城市“金角银边”。在南京的公园绿地、桥下空间、闲置土地等处,体育设施巧妙“织”入了市民日常生活半径,篮球场、网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等多种球类场地在城区各处落地开花。
“市民在‘家门口’健身,已基本实现‘举步可就’,推动越来越多的市民走出家门,参与体育活动。”南京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4年底,南京体育场地总数达30272个,面积超4137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4.32平方米,接下来,还将推动群众身边的赛事活动更加常态化、生活化、便利化发展,开展各级各类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不少于3000项次。今年,南京将利用公园绿地开放空间,完成建设球类场地60片以上,更新600套全民健身工程(点)老旧健身器材,健全室外健身器材管护机制,提升34家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的设施条件、安全水平和服务能力,推动“宁体汇”平台线上场馆总数600家以上,年服务和惠及人次250万以上。
在南京,“人人健身、科学健身”的理念深入人心,下班打球、午间健身、周末约跑,成为越来越多都市人的生活方式。南京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整合省、市、区、街道体育部门以及各类协会等资源,将把优秀运动队进社区、科学健身大讲堂、健身技能培训、免费国民体质检测等诸多健身服务送到市民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