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0 05:57:30 股吧网页版
情绪价值改写消费规则
来源:经济日报

  “用养乐多来做叉烧”“包场KTV站着唱4小时减肥”“学英语直接把小红书切换成英文版”……前段时间,一系列听起来像段子、做起来却高效的“邪修妙招”,在社交媒体上疯狂刷屏。

  这些不按套路、全靠自创,又真实有效的生活诀窍,从一开始单纯的内容玩梗,发展为年轻人生活方式的表达,也催生了新的消费增长点。

  不少品牌敏锐捕捉到这一趋势。Jellycat推出的大脑器官毛绒玩具,被不少打工人买来摆在工位上。沪上阿姨推出“五黄高纤慢养瓶”,将五种养胃谷物打磨成“五黄乳”,精准契合当代打工人“靠奶茶养胃”的“邪修”养生观念。旺仔牛奶品牌为新品“冻痴冰激凌”开发薄荷咖啡“邪修”配方,吸引大批消费者打卡尝试。

  年轻人追捧“邪修”现象,根源在经济与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在物质丰富的当下,青年群体对情感的需求更深更广,更加重视情绪消费,倾向于在消费中寻找情感补偿。他们购买的往往不是产品功能,更多是附着其上的情绪解决方案。

  新的热潮为品牌营销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一方面,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正从“价值传递”转向“价值共创”。传统的“厂商研发—市场推广”模式正在被颠覆。品牌开始主动融入社区,倾听并吸纳用户的创意。这种“反向创新”在贴近消费者真实需求的同时,更显著降低了产品试错成本。

  另一方面,品牌营销需更加重视提供情绪价值和身份认同。传统的品牌营销侧重于功能宣传和品牌形象塑造,而当情绪消费成为热点,品牌文案和内容需要理解这背后的发展指向。诸如将降噪耳机定义为“办公室摸鱼神器”,把空气炸锅包装成“懒人米其林邪修装备”……这样的营销,成功让消费者在“花小钱买乐子”的同时,实现与品牌的深度链接。

  当然,对于品牌而言,在与流行文化共舞的同时,也需设立“创意边界”,将内容安全与伦理风险纳入核心考量,确保增长可持续。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