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朋友可能都收到了银行发来的提醒,或者看到了相关新闻:多家银行正在集中清理“睡眠账户”或“长期不动户”。从兴业银行、中国银行等大型商业银行,到各地农商行、村镇银行,都在陆续发布通知,对那些余额低、长期没交易的个人或单位账户进行管控甚至销户。这波操作可不是小范围试点,而是自2023年起延续至今、并在2024年达到高峰的行业性“清卡”行动的延续。如果你有几张多年不用的银行卡,是时候该好好整理一下了。

各家银行标准不一,“沉睡账户”认定差异明显
这次清理行动中,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不同银行对“长期不动户”的认定标准并不统一。比如,兴业银行从10月15日起实施新规:账户余额10元(含)以下、连续365天以上无任何非结息交易,且未绑定贷款、理财等业务的账户将被管控,而此前的标准是余额100元以下、180天不动。相比之下,江西某银行要求连续三年未交易且余额低于10元;浙江某农商行则是两年未用、余额少于50元就会触发系统归类。葫芦岛银行则明确清理三年内无主动交易、余额10元以下的账户。更有些银行只针对零余额账户,如玉环农商银行就专门清理余额为零且24个月无交易的账户。可以说,“沉睡账户”的门槛因行而异,消费者需要具体查询自己开户行的规定。
清理目的不只是省钱,更是为了堵住金融风险漏洞
你可能会问,银行为啥要花力气清理这些“死账户”?专家们给出了明确答案:首要目的是防范电信诈骗和洗钱风险。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长期不动户因缺乏监管,极易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非法资金转移。央视财经提到,据统计,约三成电信诈骗案件涉及长期闲置账户。南开大学田利辉教授也强调,这是金融安全的“精准防控”。此外,北京金融法院2024年底已有判例支持银行清理行为。另一方面,大量睡眠账户占用银行系统资源,清理能有效降低管理成本,提升运营效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此举也有助于客户理清自身账户,避免资金闲置和潜在费用支出。
账户被冻结别慌,钱不会丢,但需主动管理
很多人最担心的是:卡里还有点钱,会不会被没收? 完全不用担心!多家银行明确表示,即使账户被销户,剩余资金会转入“久悬未取专户”集中管理,资金归属权仍属于储户,随时可凭身份证和原卡/折到网点申请退还。不过,像湖北枝江农商银行提示,一旦账户被纳入久悬户,将不可恢复使用,只能办理余额提取。那怎么避免账户被清理?其实很简单:如果还想保留账户,就在管控前办一笔存取款、转账或消费即可激活。兴业银行、工商银行等都提供了线下网点或手机银行的激活渠道。更重要的是,银行在清理过程中绝不会通过短信、电话索要密码、验证码,也不会要求向指定账户转账,谨防诈骗。建议大家用云闪付App的“一键查卡”功能,定期查看名下所有银行卡,及时注销不用的卡,既安全又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