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0 04:38:49 创作中心网页端 发布于 上海
英伟达中国AI芯片份额归零背后的大博弈

  H20被彻底堵死,英伟达的“中国份额归零”到底意味着什么?

  黄仁勋最近一句话说得很直接:英伟达在中国先进芯片市场的份额,已经从95%降到了0%。这背后不是简单的市场起伏,而是一场由美国出口管制层层加码导致的系统性退出。今年7月刚拿到H20的出口许可,结果没多久,美方又推出所谓“AI算力密度”新规,直接把H20、L20这些“特供版”芯片划入禁运范围。更狠的是,新规还要求企业30天内追溯所有已售芯片的最终用户,做不到就自动失效。这操作,等于让合规成本高到无法承受。

  这么看下来,英伟达所谓的“100%退出中国市场”,指的不是消费级显卡,而是数据中心用的高端AI芯片。这块业务此前占其中国收入大头。财报显示,2025财年英伟达来自中国内地及香港的收入171亿美元,占比13.1%,虽然连续三年下滑,但体量依然不小。可现在,股东预期已经全部按“中国业务为零”来建模了。任何未来的进展,都算额外惊喜。

  问题出在哪?黄仁勋自己点得很清楚:伤害中国的政策,往往更严重地伤害美国。他反复强调,中国有全球约50%的AI研究人员,不让这些人用美国技术搭建生态,等于主动放弃未来的技术主导权。他的逻辑很务实——与其封锁,不如竞争。哪怕卖的是“阉割版”芯片,也能巩固CUDA生态,阻止华为昇腾等本土体系崛起。

  但现在这条路走不通了。美方的新规连“云上算力”都封杀,明确“再出口视同出口”,彻底堵死绕道第三方的可能。这说明美国的战略目标已经变了,不再是限制单个产品,而是系统性遏制中国构建AI算力集群的能力。斯坦福的AI指数报告也佐证了这一点:顶级模型的突破,依赖的是万卡级集群,控制算力规模就是扼住AI发展的咽喉。

  那它的挑战是什么?对中国企业来说,短期阵痛不可避免。H20停售前,供应链估算2024年出货量在60万-80万枚,远超国产AI芯片。但倒逼之下,国产替代正在加速。DeepSeek-V3.1直接宣布为国产芯片生态优化,华为昇腾的SuperPod方案号称速度超NVLink62倍,寒武纪、燧原等也在快速跟进。更关键的是,国内头部厂商已开始与国产芯片商建立“联合适配机制”,从全栈层面摆脱对英伟达的依赖。

  所以,关键点就在于,这场“双输博弈”其实重塑了格局。英伟达失去了一个巨大市场,而中国则被迫走上全栈自研的道路。黄仁勋访韩见三星、SK海力士,谈HBM供应合作,本质上是在寻找其他突破口。但对中国市场,他的态度很明确:这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必须参与。因为谁掌握了开发者生态,谁就掌握了AI时代的底层话语权。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