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长假后股市有所调整,但资金依旧通过ETF大举流入市场。Wind数据显示,10月9日以来的5个交易日,全市场ETF累计净流入近900亿元,其中股票型ETF和跨境型ETF占据主导地位。从板块来看,科创、红利、有色金属等更受资金青睐。展望后市,多家机构认为,在资金持续流入、政策支持等背景下,A股仍处于上行周期,未来科技成长方向仍将是市场重要主线。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15日,10月9日以来全市场ETF累计净流入878.72亿元。其中,股票型ETF和债券型ETF呈两极分化态势:前者连续5个交易日净流入,累计金额689.47亿元;后者则连续净流出,累计金额177.87亿元。此外,受黄金市场走强影响,商品型ETF同期净流入131.55亿元,主要为黄金主题ETF。跨境型ETF和货币型ETF分别净流入225.19亿元和10.37亿元。
具体来看,在股票型ETF中,资金偏好呈现科技成长与红利防御的“哑铃”特征。其中,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拔得头筹”,资金净流入40.63亿元。华宝中证银行ETF、南方中证申万有色金属ETF和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紧随其后,资金净流入均超30亿元。与此同时,中证A500指数相关ETF则普遍被大额赎回。
在跨境型ETF中,资金则集中流向港股市场,其中又以科技、互联网为主要流向。从资金净流入排名前十的ETF来看,恒生科技主题ETF占据6席,合计净流入85.67亿元;互联网主题ETF共3只,合计净流入33.03亿元;剩余的1只红利主题ETF净流入8.85亿元。
杠杆资金也在加速流入股票型ETF市场。Wind数据显示,10月9日以来的5个交易日,ETF融资净买入金额均在千亿元以上,分别为1013.53亿元、1290.86亿元、1454.66亿元、1509.21亿元和1593.52亿元。
近期市场有所调整,华夏基金最新的权益策略报告显示,资金“高切低”的结构性特征显著。资金面上,净流入股市资金回升到历史偏高位,两融资金高位震荡,仍对A股构成利好。
展望后市,应如何布局?华夏基金研报表示:从短期来看,红利资产、黄金有望在风险偏好下行周期提供保护,是当前阶段必不可少的对冲配置;从中长期来看,看好AI的反复活跃机会,AI在脑力劳动相关的行业快速渗透,虽然会经历波折,但逻辑是坚实的。此外,若港股遇到较大回调,也具有较高的配置价值。
东方红资管发文称,今年以来,A股行情受到业绩、流动性、政策支持等多重因素驱动,当前股市大概率仍处于上行周期:一方面,低利率环境持续,凸显权益资产吸引力,有助于价值重估;另一方面,政策大力支持科技创新,以AI、人形机器人、可控核聚变、半导体、创新药、新消费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渗透率提升的趋势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