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加沙地带的停火局势又紧张了起来,各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一边是哈马斯反复重申自己遵守停火协议,另一边是以色列和美国联手施压,指责对方违约,甚至以恢复军事行动相威胁。整个停火协议正处在极其脆弱的平衡中,一个小小的火星都可能引发新一轮冲突。

哈马斯重申履约并谴责以方违约
10月19日,哈马斯接连发表声明,明确重申其对加沙停火协议的承诺,同时强烈谴责以色列持续违反协议的行为。他们指出,以色列不仅多次发动袭击,还“编造站不住脚的借口为其罪行辩护”。尤其关键的是,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决定无限期关闭拉法口岸,被哈马斯视为公然违反协议条款,也违背了其向调解方和担保方做出的承诺。哈马斯强调,这一举动严重阻碍了搜寻遗体所需的设备和人员进入,反而会导致遗体移交工作延误。
美以联合施压要求“解除武装”
与哈马斯的表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色列和美国正步步紧逼。内塔尼亚胡18日公开表示,只有在哈马斯彻底解除武装、加沙实现“非军事化”之后,战争才算真正结束。与此同时,美国国务院声称收到“可靠报告”,指哈马斯正计划很快对加沙平民发动袭击,将违反停火协议,并警告将“采取措施”维护协议完整性。美国总统特朗普更直接放话,若哈马斯不履行义务,将考虑允许以军恢复作战。这些言论无疑给本已脆弱的停火蒙上阴影。
拉法口岸之争凸显人道危机
拉法口岸的开关问题已成为当前争端的核心。该口岸是国际援助进入加沙的主要通道,根据协议本应于10月15日开放,但以色列以哈马斯未完成移交所有被扣押人员遗体为由,宣布“在另行通知之前”继续关闭。截至目前,哈马斯已移交13具遗体,但以方质疑其中一具身份。哈马斯反驳称,正是口岸关闭导致搜救设备无法进入,才拖慢了搜寻进度。联合国数据显示,停火后每日仅约560公吨食品进入加沙,远低于实际需求,而当地已有超50万人陷入饥荒,人道形势极为严峻。
和谈进程仍在艰难推进
尽管局势紧张,外交努力并未完全中断。10月19日,以哈利勒·哈亚为首的哈马斯代表团已抵达埃及开罗,将与调解员及巴勒斯坦各派别共同跟进停火协议执行情况。这表明双方仍保留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渠道。然而,围绕解除武装、加沙治理、维稳部队构成等根本性分歧依然存在,路透社指出,这些争议都可能成为破坏停火的潜在导火索,美方推动的“20点计划”能否最终落地,仍有很大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