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上午,洛阳市召开领导干部会议,宣布一项重要人事调整:陈春江同志任中共河南省委委员、常委,并出任洛阳市委书记,接替不再担任该职务的江凌。这次调整由党中央和河南省委根据工作需要与领导班子建设实际通盘考虑后作出,河南省委书记刘宁亲自出席会议并讲话,足见此次交接在全省政治格局中的分量。

陈春江的跨省履新与丰富履历
这次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陈春江从陕西副省长调任河南,实现跨省任职并直接主政洛阳这一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他出生于1971年5月,是位“70后”蒙古族干部,拥有理学博士学位,可谓高学历、年轻化干部的代表。他的仕途始于天津,在发改委系统深耕多年,曾任天津市发改委副主任、宁河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2017年升任和平区区长。此后进入中央部门,先后担任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外国投资管理司两司“一把手”,并于2023年1月成为商务部部长助理。同年11月赴陕任副省长,分管商务、自贸、医疗改革等领域,如今再度北上河南,其跨领域、跨地域的任职经历显示出较强的适应力和综合管理能力。
江凌卸任后的平稳过渡
原任洛阳市委书记的江凌出生于1964年9月,早年长期在广东工作,曾任珠海、清远市长及韶关市委书记,2017年晋升为广东省委常委、秘书长。2018年他跨省调任河南省委常委,后兼任省委宣传部部长,2021年7月起兼任洛阳市委书记。今年1月,他已当选为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此次卸任属于正常职务调整。江凌主政洛阳期间,推动了城市文化建设与产业转型,也为后续发展打下基础。他的离任标志着一个阶段的结束,但其在地方治理尤其是宣传与文化领域的经验,仍值得关注。
洛阳的战略地位与发展期待
作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洛阳不仅是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也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全市常住人口超707万,2024年GDP达5818.6亿元,增长4.9%,展现出稳健的发展势头。陈春江曾在陕西负责“一带一路”和自贸试验区工作,这一背景与洛阳的发展定位高度契合。我特别期待他在推动开放型经济、深化区域合作方面带来新思路。刘宁书记在会上强调要“坚定信心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无疑是对新班子提出的核心要求。未来如何激活洛阳的工业底蕴与文旅资源,将是摆在陈春江面前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