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这轮涨得让不少人直呼看不懂,但我要说,它其实一点都不意外。从2022年那会儿开始,全球央行就像约好了似的,突然集体加码买金,深红色的购金曲线直接拉出一根陡峭的柱子。世界黄金协会连续三年报告头一句话都是“央行大力购金”,到了2024年,干脆变成“央行与投资者共同推动”。这说明什么?说明火是央行点的,现在火势已经烧到民间了。
那问题来了,好好的美元不用,干嘛非得回头找黄金?关键转折点就是2022年2月24号,俄乌冲突爆发,西方冻结俄罗斯3000亿外汇储备,还把人家踢出SWIFT系统。这一下可把全世界吓醒了——原来你账上的美元,真就只是别人系统里的一串数字,哪天不高兴了,一键冻结,啥都没了。你说央行能不怕吗?
所以大家开始琢磨一件事:得搞点不受制于人的硬通货。黄金恰恰就是这么个玩意儿,不依赖任何国家信用,不需要银行系统确认,更不会被谁卡脖子。它几乎是唯一没有对手方风险的终极资产。你看德国,3353吨黄金摆在那儿,占外储六成以上,为啥?一百年前魏玛共和国恶性通胀,纸币当柴烧,那种记忆刻在骨子里,人家对纸币的信任早就碎了一地。
再说美国自己,债务滚得比雪球还快,财政常年入不敷出,靠发新债还旧债过日子。特朗普喊关税债,本质上也是因为钱不够花。这种情况下,美债还能不能扛住“最安全资产”的名头?越来越多的人心里打问号。各国央行一边减持美债,一边增持黄金,这不是偶然,是去风险化的战略选择。
别看现在金价高了,央行买得少了,但研报都写着呢,需求还在。中国7月非货币性黄金进口104吨,远超五年均值;印度节日季一到,实物需求又要上来。华尔街也纷纷上调预期,摩根大通、高盛齐刷刷看向4000美元大关,有的甚至喊出4500美元。关键是,目前还有39%的基金经理对黄金零配置,投机热潮还没真正起来。
所以你说这波行情到头了吗?我看没那么简单。地缘裂痕还在,美元信用的疑虑也没散,央行这把火点了四年,现在轮到市场自己烧了。类金本位时代是不是来了不好说,但各国确实在给自己的货币信用找更硬的锚。我们正站在一场全球信用体系重构的节点上,黄金不是简单的商品,它是这个时代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