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10月19日,中金公司管理委员会成员梁东擎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上表示,在当前时点,探讨资产管理行业尤其是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如何实现下一阶段的高质量发展,是一项尤为迫切且重要的议题。对此,梁东擎在会上分享了三方面核心思考:
在需求端,未来养老需求的释放,将支撑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迎来新一轮高质量、跨越式的增长。具体可从两方面观察:第一,中国居民存款规模已接近200万亿元,体量庞大,然而当前利率已进入“1%时代”,较低收益水平难以支撑居民长期的养老回报目标;第二,在养老投资方面,无论是中国社保基金还是全球其他主要养老基金,均展现出卓越的投资成效。
在资产供给端,多元化是重要发展方向,其中蕴藏着资产类别多元化与全球化的重要机遇。在资产配置中提升全球化比例,不仅能有效降低投资组合波动,更有利于提升整体收益水平。此外,投资全球化还直接服务于高水平对外开放。例如,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金融连接,既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环节,也有助于拓展国际合作网络,形成更广泛的开放合作格局。
在资金端,当前中国资产管理行业仍高度依赖个人投资者。以私募基金为例,海外私募基金端的资金构成明显偏向机构来源,而国内私募基金至今仍主要依赖于个人投资者。与此同时,财富管理行业正在积极推进向买方投顾模式的转型,这已成为行业共识。
此外,梁东擎还指出,AI显著降低了获取市场平均回报的投资门槛。以最为基础的量化投资形式——指数投资为例,其本质正是通过市值加权方式获得市场平均收益。梁东擎认为,“过去几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涌现出一批量化投资机构,它们凭借策略的广度实现了超越基准指数的回报,尽管超额收益的幅度相对有限。”
在梁东擎看来,未来资产管理行业或将在细分领域,尤其是极致垂直型产品的研发与优化中,取得超越AI的突破。这一趋势将推动资产管理行业形成更为精细的专业分工,同时也将促进财富管理行业对细分资产产品进行二次组合,以更精准匹配客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