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这波行情,到底是谁在推?
最近这白银,真是彻底炸了。伦敦银价破50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涨幅直接干到79%,把黄金62%的涨幅甩在后面。国内这边,国投瑞银白银期货LOF年内涨了58%,三天内两次升级限购,A类份额单日申购直接压到100元,C类1000元,基本等于闭门谢客。韩国那边更夸张,银条销售额同比暴涨13倍,干脆宣布从20号起暂停销售。
问题来了:这一轮白银的“主升浪”,到底是靠什么逻辑撑起来的?
逼空+流动性紧缩,是短期最猛的燃料
先看交易层面。伦敦市场可自由流通的白银库存,从2019年峰值的8.5亿盎司,一路掉到现在的2亿左右,锐减75%。库存去哪了?一部分是矿产供应跟不上,另一部分是被ETF长期持有,还有一部分因为关税风险预期,被大量运往美国。
库存一少,就容易出事——逼空。很多空头之前押注银价不会大涨,结果价格一冲高,保证金追缴、止损平仓全来了,只能高价买回白银补仓。这一买,又推高价格,形成正反馈。这种机制下,短期价格完全可能脱离基本面,出现加速上行。
这也是为什么,国投瑞银基金要紧急限购。一方面,银价波动率已经进入绝对高位,管理难度陡增;另一方面,场内溢价率一度达5.6%,套利资金进来快进快出,对基金稳定运作是个大干扰。降限额,本质是控流速,防踩踏。
工业需求+避险属性,才是中长期支点
但光靠逼空,行情走不远。真正让机构敢喊“还有很大上涨空间”的,是白银的双重属性。
第一层,和黄金一样,它有避险功能。美联储降息预期、全球贸易紧张、地缘不确定性,这些都在推高贵金属整体配置需求。
第二层,白银比黄金多一个引擎——工业需求。下游50%以上用在制造业,尤其是光伏。花旗预测今年工业需求占总需求大头,其中光太阳能就要吃掉近3亿盎司。新能源趋势不退,这块需求就是实打实的支撑。
所以你看,黄金更多是金融属性驱动,白银则是“金融+工业”双轮,一旦宏观环境利好叠加产业景气,弹性自然更大。
接下来怎么看?关键变量在这三个地方
第一,流动性是否缓解。高盛判断,当前的逼空是暂时的,因为高银价会刺激白银从美国回流伦敦,库存压力有望逐步释放。一旦逼空结束,纯投机资金退潮,波动率必然回落。
第二,美联储政策节奏。98%概率降息25个基点,这个预期已经price in了。如果后续没有进一步宽松信号,金融属性支撑就会减弱。
第三,工业端的实际订单有没有持续性。光伏装机量、电子制造复苏情况,这些数据得跟上,否则“需求逻辑”就成了讲故事。
这么看下来,白银这波涨,不是单纯炒作,但也不完全是基本面推动。短期交易结构极度拥挤,中长期还得看供需能不能接住。现在这位置,情绪是热的,仓位是满的,下一步要么继续突破,要么剧烈震荡。
对于普通投资者,场内溢价高、限购严,硬追性价比不高。与其盯着单边行情,不如关注跨市场、跨品种的结构性机会——毕竟,在风浪最大的时候,稳住船身,比猛拉帆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