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以来,A股主要指数呈现震荡上行态势,不少次新权益基金把握住市场机会,超百只产品成立以来收益率超20%。
近期,市场转入高位震荡,一批新基金成立后迅速建仓,积极捕捉结构性机遇。
超120只次新基金涨超20%
下半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活跃。Wind数据显示,7月1日至10月17日,上证指数上涨11.48%,深证成指上涨21.25%;在科技创新主线带动下,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表现更为突出,分别上涨36%和35%。
此轮反弹中,二季度以来成立的一批次新权益基金积极建仓,收获了可观收益。据Wind统计,截至10月17日,全市场有122只二季度以来成立的次新权益基金(仅统计主代码)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超20%,其中66只涨幅超过30%。
从净值变动轨迹可见,这些基金的建仓节奏普遍较快。例如,景顺长城新兴产业4月1日成立,4月3日净值出现变动,截至10月17日,该基金A份额净值增幅达66.81%,9月25日净值曾达到1.8611元;同为4月1日成立的太平科技先锋A,成立次日即开始建仓,目前净值增长率为43.32%。
6月10日成立的前海开源研究驱动A,6月13日出现净值变动,成立以来涨幅超42%。此外,7月15日成立的工银科技先锋A,净值增长率达29.93%,成立3天净值开始变动;成立于7月4日的圆信永丰科技驱动A,成立次日净值出现变动,迄今增长率为23.83%。
除了主动权益基金,被动指数型次新基金也因快速建仓搭上行情“快车”。4月23日成立的南方创业板人工智能ETF,隔日净值即有变动,截至10月17日净值上涨66.77%;4月15日成立的富国创业板50ETF联接A,同期净值为1.5733元,增幅超57%。此外,万家创业板50ETF、国泰创业板新能源ETF、鹏华上证科创板芯片ETF等产品,也因迅速建仓,在上涨行情中获益,成立以来涨幅均超30%。
业内人士分析,次新基金业绩亮眼,核心原因在于基金经理基于对后市的乐观判断,敢于在产品成立后积极建仓,抓住了市场上行机遇。从持仓方向看,业绩领先的次新基金多数重点布局科技成长板块,部分投向资源领域,分享了近几个月科技创新、有色金属板块的强势行情。
震荡中积极把握建仓机遇
进入四季度,A股处于高位震荡状态,从新基金净值变动情况来看,基金经理仍相当积极。
比如,9月30日成立的华泰柏瑞制造业主题A,成立隔日净值便出现变动;同日成立的平安研究驱动A、招商消费悦享A,10月10日单位净值分别为0.9970元、0.9968元,同样在成立后快速开启建仓。
节后成立的基金也延续了积极建仓态势:10月13日成立的平安资源精选A,10月14日成立的国泰半导体制造精选A、鹏华制造升级A、易方达港股通科技A,净值均已发生变动。其中,国泰半导体制造精选A成立3天(截至10月17日)单位净值为0.9794元,体现出基金经理积极布局的态度。
当前,科技成长、周期红利风格的产品主导新基金发行市场,多位基金经理认为当下仍是布局良机,将维持中性偏积极的建仓节奏。
华南一位基金经理表示:“A股虽面临阶段性调整压力,但从产业维度看,科技成长领域的AI应用落地加速,半导体国产替代持续推进,周期板块中有色金属受全球供需格局支撑,这些方向既有政策背书,又有业绩兑现预期。即便市场整体波动,优质赛道的回调反而为新基金提供了更合适的建仓窗口。我们不会因短期震荡放缓节奏,而是聚焦高景气细分领域,通过分批布局平衡建仓效率与风险。”
另一位基金经理表示,新基金建仓会兼顾“进攻性”与“安全性”,优先配置估值与成长匹配度高的科技成长股,把握产业趋势带来的弹性机会;同时,配置部分业绩稳健、现金流充裕的周期龙头股,对冲板块轮动风险。“当前市场不缺机会,缺的是对机会的精准筛选。我们会通过紧密跟踪行业数据、高频调研上市公司,动态调整建仓方向,力争在震荡期为基金净值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