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2025中国超耐用浴室柜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在成都都江堰融创国际会议中心正式发布。白皮书试图在住宅市场进入存量时代和消费需求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为卫浴产业的品质升级提供一个可量化的评价框架。
存量市场催生“长期主义”需求
当下,中国家居消费正经历一场深刻的价值迭代。从追求“短期满足”转向重视“长期体验”,这一变化在卫浴领域尤为明显。白皮书调研数据显示,防水防潮、耐用性、环保性构成消费者选择的“铁三角”,三者合计关注度超80%。从购买决策逻辑看,材质性能的重要性已显著超越价格,84.31%的消费者将材质性能列为首要考量因素,高于61.76%关注价格,远超款式、价格等传统决策维度,这标志着市场已从价格敏感向价值敏感转型,为行业品质升级提供了市场基础。
这一趋势的背后,是中国住宅市场结构的深层变革:据行业观察,中国现有约2.7亿套住宅房龄已超过20年,远超传统卫浴产品8—10年的平均使用寿命。与之相应,存量房翻新与局部改造需求在整体市场中的占比已达到58%。庞大的存量市场基础,正催生对产品寿命和长期使用价值的强劲需求。
作为白皮书指导单位,中装协材料应用分会秘书长梁宏瑀强调:“白皮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响应了国家‘高质量发展’与‘双碳’战略,将‘超耐用’从企业的产品属性,升级为可落地、可验证的行业价值主张。”白皮书围绕浴室柜的“超耐用”建立了涵盖材质耐久性:聚焦防水防潮、抗变形、抗腐蚀能力,解决柜体发霉变形等基础痛点;结构稳定性;健康环保性:严格管控甲醛释放(达ENF级≤0.025mg/m³),强化防霉抗菌,守护家居健康;功能可靠性;表面耐候性:通过高硬度涂层(如6H级)实现耐磨、耐刮擦,维持外观持久如新;易维护性等六大维度的评价体系。
沸腾质量数据副总经理刘志军表示,白皮书对“超耐用浴室柜”的定义具有前瞻价值,为行业提供了科学的品质标尺。评价体系不仅聚焦物理耐用性,还纳入健康环保性、易维护性等体验维度,实现“物理耐用”与“体验优质”的统一。
行业升级之路刚启程
事实上,卫浴行业对“耐用”的探索已在持续推进,众多企业纷纷从材料、工艺、设计等维度发力,如日丰卫浴等企业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和成果。因此,白皮书也对行业及相关企业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评价标尺。
白皮书将日丰卫浴的“金钢木”浴室柜作为核心案例进行分析。其入选原因在于其产品特性与白皮书提出的六大维度具有较高的契合度,为“超耐用”理念提供了一个具体的技术实践参考。
据日丰卫浴总经理朱沛成介绍,“金钢木”浴室柜的技术路径主要围绕材料创新展开:采用“双层奥氏体不锈钢+航空级铝蜂窝芯”的七层复合结构。
沸腾质量数据副总经理刘志军表示,白皮书对“超耐用浴室柜”的定义具有前瞻价值,为行业提供了科学的品质标尺。评价体系不仅聚焦物理耐用性,还纳入健康环保性、易维护性等体验维度,实现“物理耐用”与“体验优质”的统一。
“日丰的‘耐用’基因,从管道领域延伸至卫浴产品,始终围绕‘解决用户长期使用痛点’展开。”朱沛成对记者表示,白皮书的发布不是终点,我们计划将“超耐用”的探索延伸至更多卫浴场景,完善“超耐用”的实践路径,推动整个行业的品质水平提升。
“白皮书的发布,反映了卫浴行业对市场趋势的积极应对。它系统性地梳理了‘超耐用’的内涵,并为行业品质竞争提供了一个初步的对话基础。在存量房市场成为重要引擎的背景下,聚焦产品的长期价值,无疑是符合市场发展方向的战略选择。”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副秘书长胡麒牧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然而,真正的挑战在于未来。白皮书提出的评价体系能否获得行业的广泛认可并转化为具有约束力的团体或国家标准,仍需观察。对于企业而言,实现“超耐用”往往意味着原材料、工艺、研发成本的上升,如何将技术优势转化为被市场广泛接受且具备竞争力的商业价值,平衡好成本、定价与消费者支付意愿,是决定“超耐用”能否从概念趋势转化为市场主流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