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乌克兰对俄罗斯境内多处关键能源设施发动了远程打击,再次引发国际关注。10月19日凌晨,乌方宣称对俄罗斯萨马拉州和奥伦堡州的炼油厂及天然气处理厂实施无人机袭击,造成爆炸和火灾。这些目标距离乌克兰边境超过1700公里,显示出乌克兰远程打击能力的显著扩展,也标志着冲突正在向更深层次的纵深目标延伸。
乌军远程打击深入俄腹地
根据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的消息,乌军成功对位于俄罗斯萨马拉州的新古比雪夫炼油厂发动打击,现场发生剧烈爆炸并引发大火。该炼油厂隶属于俄罗斯军队后勤保障体系,战略意义重大。与此同时,奥伦堡州的天然气处理厂也遭到袭击,这是俄罗斯最大的天然气处理综合体之一,一处气体净化装置被击中,导致局部起火。尽管当地官员称火势已被扑灭且无人员伤亡,但此次攻击表明,乌克兰已具备持续威胁俄能源命脉的能力。
打击范围扩大,俄防空面临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袭击地点远在乌俄边境之外——奥伦堡距离基辅约1700公里,接近乌拉尔山脉地区。彭博社指出,过去一个月,俄罗斯境内不断出现无人机袭击报告,部分袭击点甚至深入至近2000公里。这不仅考验着俄罗斯的防空覆盖能力,也反映出乌克兰无人机技术与战术部署的进步。此前,乌方已多次针对西伯利亚和乌拉尔地区的能源设施展开行动,而本次攻击进一步验证了其长航时、高精度打击的可能性。虽然乌克兰官方未公开承认此次行动,但多方信息指向其为幕后主导。
能源基础设施成战略目标
从战术意图来看,乌克兰加大对俄能源设施的打击力度,旨在削弱俄罗斯的战争经济基础。自2025年8月以来,乌军明显加强了对俄炼油厂、天然气处理厂等关键节点的攻击频率。正如路透社所分析,这类行动意在扰乱俄罗斯国内燃油供应,并减少其石油出口收入,从而压缩莫斯科的财政空间。萨马拉地区的诺沃库伊比舍夫斯克炼油厂日加工能力达17万桶,属于重要产能单位,一旦持续受损,将影响俄中部乃至远东地区的能源调配。这种“以攻代守”的策略,正在成为乌克兰战场外的重要博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