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季度环比减亏,但还在烧钱
圣龙股份三季报出来了。整体看下来,一句话概括:营收在涨,亏损还在继续,但节奏已经变了。
前三季度总营收12.54亿元,同比增长10.35%,这个增速不算猛,但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能稳住增长不容易。关键是利润端,净亏损约7295万元,看着吓人,但拆开看,其实情况没那么糟。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1781万元,相比前两季度合计亏了5500多万,已经是明显收窄。说明什么?最疼的那阵已经过去了。
上半年亏得多,主要是北美新工厂搬迁搞出来的“一次性成本”——搬迁费、临时库存、产线调试,全堆在一起。现在这块基本消化完了,管理层也说了,阶段性扰动结束,生产效率正在恢复。所以,三季度的亏损更多是战略投入的结果,而不是经营恶化。
新能源项目开始放量,但爬坡期压利润
真正值得关注的是它的转型节奏。圣龙这几年重心明显往新能源转,新接项目基本都集中在电驱、电子泵、智能悬架这些方向。从进展来看,不是画饼:
- 给新势力客户的电子油泵量产顺利;
- 和福耀玻璃合作的轴驱电机已定点并逐步量产;
- 高压泵打进头部电驱Tier1供应链,用在液压悬架上;
- 增程式发电机和绵阳新晨动力达成合作;
- 甚至飞行汽车领域,跟小鹏汇天的分合动作器也已定点。
这些不是PPT项目,而是已经走到量产或即将量产阶段。问题在于,新产品量产爬坡期,良率、成本控制都还没跑顺,毛利波动大,再加上研发投入持续加码,短期肯定拖累利润。
但换个角度看,这些项目一旦跑稳,就是新的收入基本盘。尤其是高压电子油泵,市场关注度高,预计2026年上半年批量供货,到时候产品矩阵更完整,客户结构也会更优质。
转型阵痛期快过去了,关键看明年兑现
目前颗粒度来看,圣龙的核心逻辑已经从“传统零部件商+转型焦虑”转向“新能源项目逐步兑现”。虽然还在亏,但现金流不错,基本面在改善,北美工厂的包袱甩掉了,接下来就是拼执行。
真正的考验在2026年。高压电子油泵能不能如期上量?现有项目的毛利率能不能随着规模效应提升?这些都是决定它能否从“概念兑现期”进入“业绩释放期”的关键变量。
现在市场给的市值是49亿,对应今年亏损状态,谈估值意义不大。但它值不值得盯住,取决于你信不信它的新能源项目能顺利爬坡。从目前定点和量产节奏看,故事有支撑,落地有节点,剩下的就是等时间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