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9 19:15:09 创作中心网页端 发布于 上海
秋收遇连阴雨,农险快赔能否解燃眉之急?

  今年秋收,形势比往年更复杂。全国秋粮收获刚过六成,部分地区就遭遇连阴雨,农田渍涝、农机下不去,农户眼睁睁看着成熟作物在地里发霉发芽。河南农民辛小闯种的5亩多花生,一部分已经发芽,他说心里像压了块大石头。这种情绪,对种粮户来说太真实了。

  问题来了:农业保险能不能顶上去?从目前看到的动作看,确实在加力,而且打法越来越务实。

  先看政策层面。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求做好保险理赔,农业农村部联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部署黄淮地区农险理赔工作,地方上也迅速响应。河南启动应急机制,开“绿色通道”,要求应赔尽赔、快赔早赔;山东指导机构做风险减量;安徽更进一步,搞“秋收秋种”信贷行动,只要有保单,银行就能放信用贷。这说明什么?农业保险不再只是事后补偿,已经开始嵌入整个生产恢复链条。

  再看执行端,几个关键动作值得拎出来盘一盘。

  第一,定损效率在提升。无人机大规模上岗,河南出动565架次,结合人工查勘,做“旱情—长势—灾情”分级地图。山东也是无人机加实地测量,联合查勘。这意味着定损不再是靠经验估,而是数据化、可视化,减少了扯皮空间。

  第二,赔付速度在加快。预赔付机制被普遍启用。河南已支付赔款13.7亿元,其中75%是预赔款。中国太保直接给农户提前交接26万元预赔资金,还送干燥机。国元保险在安徽开通快赔通道,只要达成一致,立马启动理赔。平安财险在陕西把平均理赔周期缩短10天。这些都不是小修小补,而是流程重构。

  第三,保障深度在提高。以山东郓城张五雷为例,1500亩玉米减产20%,自己每亩只掏8.8元保费(政府补贴80%),拿到8万多元预赔。这笔钱刚好覆盖额外的收割和烘干成本。这意味着保险不是象征性补偿,而是真正能对冲风险。

  但农户的期待也在升级。有人提出“亩均损失多少就赔多少”,说明对完全兜底有诉求。还有人反映,当前保险主要覆盖倒伏、枯萎这类显性损失,对连阴雨导致的品质下降、发芽等隐性损失,赔付机制还不完善。更重要的是,大豆、花生等作物还没全面纳入,不少农户希望扩面。

  对此,中原农险建议推收入保险、气象指数保险、品质保险,这个方向是对的。比如按降雨量触发赔付,能解决定损难的问题;收入保险则直接挂钩最终收益,更贴近实际风险。

  总的来说,这次应对连阴雨,农业保险的响应速度和工具创新都上了台阶。但下一步怎么走,关键变量在于:能否从“保成本”向“保收入”过渡,能否把更多作物和更多风险类型纳入保障体系。目前颗粒度还不够,具体打法还没看到,这块信息是缺失的。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减损和增产一样,正在成为粮食安全的硬抓手。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