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轮全球市场的神经紧绷,根子就在华盛顿那张牌桌上——特朗普的“解放日”关税掀了桌子,但接下来怎么玩,他自己好像也没谱。
你看IMF和世行年会开完,各国财长一脸疲惫。不是经济扛不住,而是政策太飘忽。泰国央行副行长直接说,“当 policymaker 累死了”。问题在哪?美国对华加征100%关税,中国反手祭出稀土出口管制,两边都在打对方七寸。但关键在于,美方既没想清楚要什么,内部还打得不可开交。彭博那篇《美国没有对华政策》讲得透:三个派系互掐,经济民族主义、技术压制派、交易实用派,各唱各的调。结果就是“注意力缺陷式外交”,今天砍这个明天放那个,企业根本没法做长期规划。
制造业回流喊得响,可实际呢?福特CEO抱怨20亿成本压力,高盛、美泰这些大厂都叫苦。为啥?关税推高了设备和零部件进口成本,本土供应商又接不住。更荒唐的是,美国钢铝商提前涨价,逼得一些企业反而往海外转移生产。这不是搬石头砸自己脚?
人才端也在拖后腿。H-1B签证费用飙到10万美金,等于把外国工程师直接劝退。问题是,国内40多万个制造岗位招不满,半导体、机器人领域尤其缺人。德国、中国倒趁机抢人去了。你说这算哪门子战略?
市场反应很真实。黄金冲上历史新高,白银跟涨,说明避险情绪顶格。但兴业期货也点出来了,短期利好边际减弱,波动率逼近峰值,行情可能进入休整。为什么?因为大家意识到,贸易摩擦不是黑天鹅,而是灰犀牛——持续存在但不再剧烈冲击定价。
真正值得关注的是美联储动向。鲍威尔暗示缩表快结束了,相当于变相“spike the punch bowl”。虽然还没重启QE,但只要QT停下,再叠加降息,流动性环境就会转向宽松。历史上这种时候,股市往往能找到新动力。
所以眼下局面是:宏观不确定性高企,但金融条件在放松。企业不敢大举投资,资本市场却有支撑。下一步关键变量有两个:一是APEC期间中美能否稳住阵脚,二是9月CPI出来后美联储是否确认降息路径。在此之前,市场大概率维持震荡,一边消化政策噪音,一边等下一个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