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首批三季报出炉,多家前沿科技企业交出亮眼成绩单,AI算力、光通信、量子科技等战略新兴产业表现尤为突出。在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的背景下,这些企业的业绩增长不仅反映了技术突破和商业化落地的成效,也凸显了科创板作为科技创新企业融资与发展平台的重要作用。然而,市场对部分龙头公司业绩的解读出现分歧,尤其是在经历前期大幅上涨后,股价与基本面的匹配度成为关注焦点。

AI芯片双雄领跑,国产算力生态加速成型
海光信息与寒武纪作为国产AI芯片领域的代表,三季度业绩展现出强劲动能。海光信息前三季度实现营收94.90亿元,同比增长54.65%;归母净利润19.61亿元,同比增长28.56%,增长主要得益于与整机厂商及生态伙伴在重点行业的深度合作,推动高端处理器市场持续扩张。而寒武纪的表现更为惊人,前三季度营收达46.07亿元,同比暴增23倍;归母净利润16.05亿元,去年同期尚为亏损状态。这一跨越式增长源于公司在AI应用落地方面的积极布局。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全年数据亮眼,但有分析指出,寒武纪第三季度营收环比增速放缓,净利润较第二季度有所回落,引发市场对其短期增长可持续性的讨论。
光通信构筑算力基石,多领域需求共振驱动增长
在AI算力需求爆发的带动下,光通信产业链迎来高景气周期。仕佳光子前三季度营收15.60亿元,同比增长113.96%;归母净利润2.99亿元,同比大增727.74%,增幅位居前列。公司表示,数通市场快速增长叠加产品竞争优势显现,带动光芯片、器件及材料订单全面上升。另一家光学元件企业腾景科技也保持稳健增长,前三季度营收4.25亿元,同比增长28.11%;净利润0.64亿元,同比增长15%。其光通信元器件、半导体设备用高端光学模组以及工业激光业务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显示出多元化应用场景下的抗风险能力与成长潜力。
前沿科技加速卡位,商业化进程迈出关键步伐
除了AI与光通信,科创板企业在量子科技、未来能源等前沿领域也取得实质性进展。国盾量子前三季度营收1.90亿元,同比增长90.27%,亏损大幅收窄51.98%,主要得益于量子通信、计算和精密测量三大板块收入同步提升。公司近期成功量产全球首款四通道超低噪声半导体单光子探测器,多项指标刷新世界纪录,标志着我国在该技术领域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新能源方向,容百科技宣布其高镍全固态正极材料已实现十吨级出货,覆盖国内外头部电池与整车企业;硫化物电解质材料性能行业领先,中试线预计2026年上半年投产,为固态电池商业化奠定基础。